搜索
 

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2022年01月27日 10阅读 来源:九江日报

余慧琳

金秋时节,艳阳高照,大地流金。坐落在九岭山深处武宁县新宁镇石坪村的华宁农旅项目基地的八月灿、猕猴桃相继成熟。基地主人汪永生迎来了他一年中最忙碌的日子,从网上宣传、接订单,到安排工人采摘、装箱、运输,忙得不亦乐乎。“这一批是南昌的一个订单,一次要2000斤八月灿,现在只要我摘得快,都能销得完!”汪永生高兴地对笔者说。

特色水果种植,只是石坪村发展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内培外引做强特色产业

石坪村位于武宁县新宁镇南端,与靖安县交界,人口1530人,耕地3681亩,山林7.9万亩,是典型的深山村。耕地少、交通不便是多年来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两大顽疾,是“十三五”省定贫困村。近年来,新宁镇及石坪村始终把为民办实事、促进农民增收作为最基本的工作要求。经过多方调研与探讨,探索出一条毛竹生产加工、旅游民宿业、种植养殖产业和林下经济产业同步发展的新路子。

乡村要兴旺,首先产业就要兴旺,产业要发展必须要有资金投入。

汪永生、汪永华兄弟是武宁县新宁镇石坪村人,二十年前兄弟俩在外做建材生意,事业红红火火,有一定的资金积累,也有回乡创业的情怀。在新宁镇及石坪村“两委”的积极引导下,兄弟俩于2016年回乡成立了武宁华宁农业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投入400余万元,承包了400亩土地,种植了八月灿、猕猴桃、樱桃、香梨、蜜糖李等特色水果。经过几年的培育,水果于2020年开始收获,今年预计可采摘新鲜八月灿24万斤,猕猴桃5万余斤,产值达60余万元。“就是看中家乡良好的生态资源,肥沃的土地,我们回乡创办了这个农旅企业,投资农业虽然辛苦,但一想到能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增加收入,促进家乡旅游业发展,我们心里还是挺高兴的。”武宁华宁农业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创办人汪永生说,2020年,公司支付农民工资30余万元。

除了培养本地能人,引进外来资金也是石坪村发展农业产业一条新路。

6月18日,由广东润生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20亿元的润生堂石斛文化产业园及深加工产业链一体化项目签约落户武宁,其中占地20000亩的仿野生铁皮石斛种植基地就在自然资源得天独厚的石坪村,其中第一期3000亩铁皮石斛种植预计今年11月动工。

广东润生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新三板挂牌的上市企业,专业从事珍稀名贵药材铁皮石斛的仿野生栽培、规模化种植,是集中药材生产、加工及健康养生生产营销于一体的现代化高新技术农业龙头企业。此次落户石坪村的石斛产业园主要从事铁皮石斛有机种植、名贵中药材仿野生种植,建设石斛文化产业园、中药材博览园、农旅康养区等。润生堂石斛文化产业园投资人方懿说:“这里的环境太好了,山高林密,气候湿润,非常适合石斛的生长,我有信心把这个产业做起来。”

“石斛产业园的带动力是巨大的,不仅能增加我们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农民的务工收入,还能带动本地农民都来发展中药材种植这个绿色产业,对整个石坪村乡村振兴的促进作用都是不可估量的。”新宁镇石坪村党支部书记李庆财说。

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

进入秋季以来,石坪村蜂农周庆平也进入了收获季,他家80箱野生蜂可以开始一年一度的收割了。“80箱蜂,按每箱10斤算,今年可以割800斤蜜,按每斤50元算,今年光蜂蜜这一块就可以收4~5万元。”周庆平的喜悦溢于言表。

周庆平,50岁,新宁镇石坪村人,早些年因为妻子患病家庭贫困,为增加家庭收入,开始小打小闹地养蜂。2017年,在村里及帮扶干部的扶持下,开始上规模养蜂,年收入4万~6万元不等。由于周庆平的蜜蜂都是养在千米高的山崖上,采集原始森林的花蜜,品质有保证,再加上政府及帮扶干部的大力支持,周庆平蜂蜜深受市场欢迎。

目前,石坪村共有野生蜜蜂2000余箱,年产蜜20000余斤,产值达100多万元,全村约30户人从事这个甜蜜的事业。

走进石坪村,四周环绕着千米以上的群山,竹海延绵,树木参天、溪泉甘洌、空气清新,森林覆盖率达85%以上,然而正因为地处深山,大量的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在村里的260余人大部分是老弱人口,如何让绿水青山转变成金山银山,是摆在历届村“两委”班子面前的一道难题。

发展林下经济,让农民在保护绿水青山的同时,收到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是石坪村两委班子的共识。该村通过“党建+”的方式成立了豫港合作社,村集体养蜂40箱,高山茶叶110亩,带动贫困户受益44户,159人,解决就业200余人次。

在石坪村7.8万亩林地里,拥有大量高山野生茶,所出产的茶叶因味香、耐泡、口感层次丰富等特性受到茶友青睐,但苦于地理位置偏僻,销售途径少,导致宝在深山无人知。为增加农民收入,石坪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野生茶叶收购、加工、销售,今年采摘野生茶叶1000多斤,加工的茶叶远销广东、海南、北京等地,产值达21万元。

截至目前,全村共完成毛竹低改2000亩,野生香菇4000斤,蜜蜂2000箱,板笋和小竹笋4000斤,牛、羊、本地乌鸡等特产养殖30000余头(羽),樱桃等特色水果400亩,有机蔬菜100余亩,有机高山白茶和野生茶600亩,年纯收入500万元以上,实现农民人均收入递增10%以上。一个集种、养,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立体全面发展的综合农业产业蓝图逐步明晰。

与此同时,一个占地18亩的禾花鱼养殖基地已经完成土地平整,鱼塘放水等前期工作,等着鱼苗的到来。要不了多久,一幅鱼跃、花香、景美、人欢的美景就会呈现在人们面前。

人与自然和谐,山水含情相伴。新产业、新生活,挥别往昔的贫穷与落后,特色产业发展给乡村振兴中的石坪村,带来了如画的家园及大踏步的发展。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