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武宁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2022年01月29日 10阅读 来源:九江日报

本报讯(特约记者 王怡荣)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会议表彰了全国脱贫攻坚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武宁县官莲乡东山村委会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东山村委会正是武宁县打赢脱贫攻坚工作的优秀基层组织代表,也是武宁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的一个缩影。

自脱贫攻坚工作启动以来,武宁县将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政治任务、第一民生工程来抓。经过连续几年攻坚克难,累计实现11个“十三五”贫困村全部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773户24321人全部脱贫,武宁县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

武宁县把帮助贫困群众增收作为扶贫第一要务,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贫困群众收入水平明显提高。在产业扶贫方面,落实从“短平快”入手、“短中长”结合的思路,累计投入近1000万元奖补贫困户发展“短平快”产业,实施“一人一亩油茶”工程2.6万亩,建设村级光伏电站33座、分户式742户,建设“一领办三参与”合作社70个,结合扶贫产业发展村集体经济,全面消除了集体经济“空壳村”。在就业扶贫方面,坚持“引导外出务工和就地就近就业”并举,引导5000多名贫困劳动力长年在外务工,4000多名贫困劳动力在园区企业务工或灵活就业,创建扶贫车间38个、扶贫基地39个,开发扶贫专岗451个。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3422元增加到2020年的12422元,年均增幅29%。

武宁县全面落实四项保障,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改善明显。在教育扶贫方面,建立从学前教育到大学全覆盖的教育资助体系,县财政对义务教育阶段贫困户子女校服、保险、辅导书费用进行兜底,义务教育阶段贫困户子女实现“零学费”就读,2016年以来累计发放教育补助6906.4万元,全县无因贫辍学情况。在健康扶贫方面,全面落实“四免五减半”“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等惠民政策,筑牢“四道保障线”,贫困人口住院实现报销90%的适度要求。在安居扶贫方面,对“四类对象”住房进行了多轮排查和全面鉴定,按照“三个一批”的办法,“十三五”以来危房改造3938户,搬迁安置858户,实现住房安全保障率100%。在饮水安全保障方面,“十三五”以来累计投入5800多万元,实施农村饮水工程项目127个,实现户户饮水安全。

武宁县健全“县脱贫攻坚指挥部抓总、行业扶贫部门分工抓落实、乡镇具体推进和实施”的工作机制,夯实“县委书记、县长双任县脱贫攻坚指挥部指挥长、20名县级领导担任乡镇脱贫攻坚工作团长、186名科级主要领导包村”的“三级联包”责任体系,选派186名第一书记驻村、3000多名机关单位干部结对、11名企业主担任贫困村“名誉村长”,排查整顿48个软弱涣散党组织,探索成立20个农村“心连心”联合党支部,积极开展“三讲一评”颂党恩和“脱贫奋进之星”评选表彰活动,创新建立“公德银行+公德超市”模式,有效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构建起“政府主导、群众主体、部门支持、社会参与”的大扶贫格局。

在高质量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工作中,武宁县探索总结出了许多经验做法被国家和省级表彰和推广。

投资10.8亿元、占地面积690亩建设的武安锦城搬迁安置小区,是全省规模最大、配套最全的搬迁安置点,并获评全国“‘十三五’美丽搬迁安置区”,入选国家发改委易地搬迁典型案例。在全国率先购买第三方服务,对扶贫项目资金实行从立项、设计、监理到评估、验收全过程咨询,此项工作纳入了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全国试点。在全省率先建立网上监管平台,扶贫项目资金全部纳入监管,此项工作省纪委向全省推广。官莲乡东山村“第一书记”谭翊泉同志获得“2020年全国先进工作者”“2019年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扶贫助困类)”“2017年全省脱贫攻坚贡献奖”“2018年江西省新时代赣鄱先锋”“2019年江西省五四青年奖章”等多项殊荣。大洞乡彭坪村“第一书记”冷秋红2020年获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扶贫办表彰“最美扶贫干部”,2018年获省妇联表彰“最美第一书记”等荣誉。石渡乡柳山村“第一书记”柯芳芳家庭获评“全省最美家庭”,个人获得全市“扶贫之星”“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荣誉。官莲乡东山村2020年获评“全国文明村镇”,大洞乡彭坪村、清江乡龙石村、新宁镇石坪村、杨洲乡霞庄村2020年获评“国家森林乡村”。武宁县积极探索“生态+扶贫”,成功创建省4A级乡村旅游点1个、3A级乡村旅游点10个,打造了一批旅游新村、精品民宿和品牌农家乐,让贫困人口切实享受到生态红利。省发改委对武宁县“多员合一”生态管护员制度行文推广,并向国家推荐。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