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昌讯(汪国山李韧)国庆前夕,都昌新妙湖特大桥通车,这座大桥连接都九高速、鄱阳湖二桥,从都昌至南昌比以前节省1.5小时。都昌县2016年以来实施打好区位、文化、生态、旅游“四张牌”战略,特色发展品牌效应凸显。2020年上半年,全县实现国民生产总值98.05亿元,1∽8月财政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1.32%,实现在疫情防控下的逆势上扬。
打好“区位牌”,交通运输惠民生。今年中秋,都昌县城居民李旺生前往杭州旅游,从家门口乘坐公交,在城东汽车站换乘客运班车约40分钟到达都昌火车站,登上高铁不到4小时抵达目的地,如今的便捷出行令他感到非常惬意。近年来,都昌县把“区位牌”摆在突出位置,交通运输由“边缘”迈向“前沿”。2017年,九景衢铁路通车,都昌火车站设站运营,一举迈入“动高联运”新时代。2019年,鄱阳湖二桥通车,都九高速全线贯通。该县持续补齐交通短板惠及民生,“十三五”以来改建干线公路23条212.7公里,硬化通自然村公路1128公里。推进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改造城区道路,打造惠民路、景观路、文明路。国庆前夕,城东车站投入使用,九江长运集团中标城市公交运营,投运一批新能源公交,成为流动的城市风景,群众出行更有幸福感与获得感。
打好“文化牌”,传承创新绽异彩。都昌鼓书今秋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填补了都昌国家级“非遗”的空白。民间老艺人邹乐祥乐不可支,行走于乡间说唱鼓书的热情更为高涨。近年来,都昌以打好“文化牌”为抓手,促进文化繁荣发展。2017年以来,都昌屡摘“国字号”文化品牌,让“文化强县”建设底气十足。顺利通过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验收;县文化馆跻身国家一级文化馆;与中国摄影报社联合主办了四届鄱阳湖候鸟全国摄影大展……该县2019年成功创建“江西书法之乡”,一批书法名家在全国书坛崭露头角。谷雨诗会、春节联欢晚会、广场舞比赛等群众性文化活动,让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丰盛的文化大餐。彰显鄱湖文化地域特色的文学创作成果丰硕,《文化都昌》(丛书)等让都昌文化元素广为传扬。
打好“生态牌”,绿色家园吐芬芳。今年秋冬之交,都昌为越冬候鸟营造温暖的“家”的报道在权威媒体刊播。该县越冬候鸟与湿地保护工作连续九年跻身全省先进,并荣获“中国小天鹅之乡”、全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县等称号。都昌把生态作为特色发展的最响品牌,成立了由县委书记担任组长的“生态都昌、绿色家园”创建领导小组,形成保护环境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压力传导机制和责任落实体系。该县围绕水资源保护、水污染治理、生态修复与保护、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河湖岸线资源保护利用、绿色产业发展等六大领域纵深推动河长制实施,着力打造鄱阳湖“最美岸线”。近年来,投资2.1亿元新建129个集镇污水处理厂和县城污水管网升级改造。投入资金3000万元高标准完成以“牛奶湖”治理为主的39个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并作为全省典型经验推广。
打好“旅游牌”,整合资源绘锦绣。每到节假日,苏山鹤舍古村游客络绎不绝,当地老人袁德芳义务担任导游,忙得不亦乐乎。鹤舍古村明清民居保存完好,跻身江西省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之列。近年来,都昌实施“+旅游”模式,成功创建江西省3A级乡村旅游示范点11家,其中3家被评为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成立都昌文旅产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打造旅游资源整合、景区开发、经营管理新平台。扎实创建鄱阳湖南山风景区4A级景区,扮靓自然景观,提升人文内涵。景区内江西景程深航国际酒店今年国庆节前正式营业,成为环鄱阳湖县(市、区)第一家五星级酒店,提升了都昌旅游的接待品质。该县大力引进旅游项目,提质培优旅游市场。县人民政府与云南滇中金控股投资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打造老爷庙、鹤舍古村等精品旅游路线。-->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