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报业融媒记者周云飞姚星宇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洪涝灾害历史罕见,对拥有鄱阳湖1/3水域面积的都昌县而言,今年注定是极其艰难、极具挑战的一年。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都昌成绩不俗:今年上半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95.08亿元;1∽8月,完成财政总收入12.43亿元,增长1.32%。
看似平常实奇崛,成绩来之不易。“今年以来,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十七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一个中心五大任务’,坚定不移地实施区位、文化、生态、旅游‘四张牌’发展战略,各项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都昌县委书记肖立新道出其中奥秘。
这正是,鄱阳湖上都昌县,高歌猛进书鸿篇——
高质量脱贫摘帽乡村振兴步伐加快
10月14日,第十届“中国1593杯”全国甘薯优质高效竞赛(优质食用组)现场验收专家组来到都昌县南峰镇白水村芦家园自然村红薯生产基地进行产量验收,现场测评亩产超万斤。“村里目前有200多户村民入股参与红薯产业,带动21户贫困户增收增效,我们正在新建加工厂生产薯类食品。”白水村党支部书记余安平高兴地说。
好日子都是干出来的!都昌县是“十三五”时期全省唯一的省定贫困县,该县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高位推进、高频调度、高效落实,今年实现高质量脱贫摘帽,综合评分在全省7个摘帽县中位列第一。
一幅幅加快发展、全面小康的新画卷正在都昌大地徐徐铺开,一首首脱贫攻坚、共同致富的进行曲正在鄱湖之滨回响激荡!
立下愚公志,精准拔穷根。都昌县成立高规格的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压紧压实县乡村各级责任,全县7000余名干部参与结对帮扶,驻村帮扶实现全覆盖;坚持把就业、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危旧房改造、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教育、健康等“十大扶贫工程”。
就业扶贫是造血式脱贫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贫困人口稳定增收的主要途径。该县坚持“搭建六类新平台、完善一套保障机制”,大力推进就业扶贫,738名贫困劳动力在就业扶贫专岗实现就业。今年开发598个公益性岗位,有效化解贫困劳动力因疫返贫风险。精准落实交通补贴,积极引导贫困群众外出务工就业;设立光伏公益性岗位4150个,对“三无”对象及特殊困难家庭户优先列入公益性补助范围,增收实效持续凸显。
产业旺、百姓富。该县着力做大做强“两茶一水”特色产业,培育295家经营主体;申报产业扶贫项目计划4977个,产业奖补资金2645余万元;产业扶贫直补项目验收1053个,直补资金1661余万元。都昌县持续巩固脱贫成果,把现代农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小龙虾产业养殖面积和产量均居全省第一;培育“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品牌,全县累计成功认证无公害农产品20个、绿色食品11个、有机食品93个;金稻家庭农场入选全国家庭农场典型案例,南峰红薯基地荣获国家示范基地称号,“鄱湖雁”荣获“供销·中国百佳农产品新锐品牌”称号。
高目标主攻项目工业经济量质齐升
近日,记者来到都昌宏升新材料项目工地时看到,工人们或搭设钢管脚手架,或铺装模板、绑扎钢筋,现场施工繁忙,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我们抢抓当前晴好天气,通过增加人手和工程设备,加班加点赶进度,争取早日竣工、投产!”项目负责人周强如是介绍。
对传统农业大县都昌县而言,工业历来是制约发展的短板和瓶颈,也是引领发展的关键与核心。该县坚定不移做大工业,增强发展后劲,主攻重大项目,持续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把招商引资作为“主引擎”。该县坚持疫情防控、招商引资两不误、两促进,县主要领导带头外出招商,全面压实12个招商团责任,进一步形成“领导带头、12方联动、全民招商”的工作格局;成功举办乡贤回乡新春座谈暨2020年春季招商大会、“战疫情促发展”都昌县云招商推介会、“数聚都昌、共创未来”数字浙商走进都昌专场招商对接会,先后引进投资50亿港元的香港大湾区创富有限公司合作项目、投资25亿元的科技部引导产业基金战略合作项目、投资20亿元的都昌县雪榕生物食用菌产业园项目、投资10亿元的药王谷项目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今年以来共签约重大项目30个,资金总额163.3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2个、5亿元以上项目7个,10亿元以上项目5个。(下转五版)-->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