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报业融媒记者洪永林
最近一段时间,家住105国道九江通远段附近的居民向九江报业融媒反映:“每天数千辆大货车从家门口经过,不仅造成交通拥堵,也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高峰时整条道路变成了大货车的停车场,货车的轰鸣声使人无法入睡,马上暑期将迎来环庐山自驾游的游客,如此拥堵不堪的交通环境,怎能吸引自驾的游客?”据悉,从5月8日高速停止减免收费后,从这条路上过境的大货车“川流不息”,夜晚更是灯火通明,过境的大货车、重型车辆,已经远远超过了这条国道的通行能力,可谓不堪重负。
每天过境大货车在道路上拥堵7~8公里
6月12日下午,记者在105国道通远段看到,还没到晚上的高峰时刻,一辆接一辆的大货车从这里排队,缓缓驶向庐山南收费站入口,从这里排队上高速,由于排队上高速的大货车太多,大货车“龟速”前行,高速货运收费口只有一个,货车还要称重计费,更加剧了通行缓慢的情况。
家住附近的居民王家成摇头说:“你们来得还早了点,到晚上来会更加‘壮观’,整条路灯火通明,亮如白昼,一直要持续到凌晨4~5点,才会结束一个晚上的喧闹。”记者在通远加油站旁的十字路口看到,从105国道行驶过来的大货车,经过十字路口的转弯,缓慢“挪”到高速收费站口。据了解,每天从这里排队上高速的大货车,将105国道一边堵得水泄不通,一般情况下,拥堵车流长达7~8公里,严重时达10公里。如此拥堵的国道,加之不少小车从这里经过、周边村民出行的车流等,交通不堪重负的情况可想而知,追尾、剐蹭等交通事故频发。记者从负责该路段交通管理的柴桑区交管大队获悉,自2017年以来该路段发生交通事故260余起,其中死亡事故5起,今年5月28日23时30分许,在105国道大塘村曾家路段,两辆大货车发生碰撞,造成两人死亡。
多方面原因造成交通事故频发
记者了解到,自2016年7月昌九大道开通后,由于通行条件良好,大量的长途过境货车从昌九大道通行后,转至105国道。昌九大道双向6车道宽32米、105国道双向2车道宽12米,且两条路对接处呈Y字形漏斗状,导致车流量、尤其是重型货车车流量急剧增加,现已远远超过了按二级公路标准设计建造的105国道承受能力。
造成事故频发的原因,有的过境大货车司机对路口不熟悉,105国道有几处长上坡和长下坡,长上坡对于拥堵路况时极容易发生追尾事故;长下坡对于满载货物的重型车辆刹车系统来说容易出现故障。加上只有双向两车道,遇到雨雪天气,剐蹭事故频发,常因小事故而引发“二次事故”。
司机们说走国道能节省一笔高速通行费
在现场,记者采访了多辆货车司机,他们都直言不讳地说:“走国道不用收费,一趟跑下来,能节省几百元通行费。”一辆外地牌照的重型大货车从广东过来,司机说:“就走这一段国道,至少节省600元钱。”
辖区柴桑区公安局交管大队大塘中队罗军介绍说:“5月8日以后,突然增加的过境车辆,给道路交通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我们也做过调查,询问过不少货车司机,司机们也是大倒苦水,称物流企业为缩减成本,叫他们在能走国道的情况下,就走国道,避开了高速收费。其实作为货车司机来说,宁愿走高速,而不愿意大家都堵在国道上。大量货车长时间低速慢行,不仅耗油,整个路段汽车尾气排放严重造成环境污染,而且还增加了人工成本。”
只有一个货车入口收费站目前也很无奈
既然过境货车大量增加,何不在收费口多增加“口子”,加快货车通行速度呢?记者在赣粤公司南昌北管理中心庐山南收费站看到,该收费站双向8通道,从105国道通远段上高速只有3个口子,一个货车称重口,两辆其他车辆口子,由于近期需称重通行的大货车激增,收费站不得不考虑增加口子,安装了称重设备,但是目前省计量部门尚未检定,暂时无法称重。
庐山南收费站副站长黎亮介绍:“据不完全统计,平均每天约3000辆大货车等重型车辆从这里上高速,还有超重超载的车辆我们要进行劝返,不仅增加了工作量,也给收费站带来了很大的交通压力,毫不夸张地讲,这里24小时灯火通明,就像省界收费站一样。这里紧靠庐山,旅游旺季即将来临,小车在密密麻麻的大货车中间穿行,存在极大的道路交通安全隐患。”
交通安全管理,一刻也不能放松。记者了解到,交管等部门已经着手解决了一些问题,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105国道过境大货车扎堆拥堵带来的系列交通安全隐患,还需要多部门通力合作,齐抓共管。记者将继续跟进该路段的后续进展相关情况,敬请关注。-->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