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九江报业融媒记者胡蕊蕊)重大项目一头连着地方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群众民生福祉。11月1日,总投资20亿元的康佳集团KKTV项目签约落户瑞昌,这将进一步加快当地电子电器重点产业发展,助推瑞昌打造产业发展“升级版”。记者了解到,瑞昌市紧紧咬住项目建设不动摇,一大批投资规模大、发展潜力好的项目纷纷落地,逐步形成了补短板、强链条、壮产业的发展新格局。瑞昌市招商引资的蓬勃发展态势是全市大上项目、快上项目、上大项目、上好项目,实现项目建设“加速度”的一个缩影。
打好招商引资“组合拳”,引来产业发展新“活水”。近年来,瑞昌市始终坚持把工业发展放在首要位置,把做大产业摆在突出位置,瞄准重点客商,精准实施以商招商,依托已经落户的“中字头”和名企牵线搭桥,在推动老项目扩产扩能的同时,通过他们的“朋友圈”招引新项目。2019年通过华中木业公司引进了投资56亿元的中林智能家居产业园项目。今年2月中国建材集团总投资37亿年产3000万吨骨料加工“绿色工厂”项目、今年6月总投资20亿元的碲化镉太阳能薄膜电池项目相继落户瑞昌,目前均已开工。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席副总裁、深圳康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裁、KKTV董事长常东表示,当前,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KKTV看中的是瑞昌市诚信、高效、安全的投资环境,稳定透明的管理体制和公平可预见的政策环境,以及招商留商安商服务体系,最终让他们放心、舒心在此投资发展。
今年年初以来,我市在全力以赴抗击疫情的同时,统筹抓好招商引资各项工作,主动迎难而上,奋力把疫情的“危”转化为发展的“机”,创新“线上模式”,由“面对面”招商改为“不见面”招商,通过互联网、电话、微信、邮件等方式主动加强与客商的联系,积极跟踪对接和洽谈项目。疫情期间,通过不见面招商,签约4个“50·20”项目,投资总额达137亿元。在政策支持方面,配套出台了《九江市“50·20”项目攻坚行动方案》《九江市“50·20”项目认定、奖励及帮扶办法》,每年安排500万元专款用于奖励在“50·20”项目攻坚行动中有突出贡献的县(市、区)和部门,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九江经济运行的负面影响,促进全市重大项目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截至10月底,全市省级以上开发区新签约“50·20”项目22个,投资总额644.57亿元,前三季度经省里认定新开工“50·20”项目11个,正在准备申报新开工“50·20”项目5个,已实现所有省级以上开发区新开工“50·20”项目全覆盖。
11月9日,柴桑区与北京网库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产业互联网总部园区项目签约仪式在中华贤母园举行。北京网库集团是国内第三大内贸B2B电子商务服务公司、国内最大的单品电子商务聚集平台。这次网库集团在柴桑区投资建设九江产业互联网总部园区必将极大推动柴桑区数字经济的发展。中国网库创始人、董事长王海波表示,希望把九江产业互联网总部园区建设成为九江乃至江西在产业数字化进程中升级转型的样板工程。据了解,九江产业互联网总部园区总投资20亿元,建设包括全球贸易中心、金融结算中心、新技术应用中心及产业互联网人才培训中心等项目。项目建成后,将引进30家以上单品产业网总部入驻,50家第三方服务机构入驻,年税收不少于3000万元,每年培训不少于1000名产业互联网人才,总体解决不低于3000人的就业问题。
重大项目是九江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特别是在当前各类风险挑战交织叠加的特殊时期,有序推动重点项目建设,以开工促复工、扩投资、稳预期,是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动力源。
近年来,我市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质量,把转型发展作为主攻方向,积极壮大主导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力培育新兴产业,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在九江落地发展。疫情期间,彭泽县“屏对屏”“云签”了总投资30亿元的英科高端医疗用品项目,当月彭泽县成立了“英科高端医疗用品项目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由副县长任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任成员,根据英科项目的开工计划,制定“英科项目整体推进计划”,倒排工期,通过现场调度、对口调度等形式,有效协调解决项目报建审批、开工建设等环节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零障碍”推进,英科项目已在8月顺利开工并获得“50·20”项目认定。(下转三版)-->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