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唱响绿色发展的“长江之歌”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九江日报
-->

九江报业融媒记者傅五七吴青程静

万里长江,奔腾入彭。作为溯流入赣第一县,彭泽县拥有46.5公里长江岸线,占全省三分之一。沐浴着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东风,彭泽县牢牢把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主动对接,积极融入,奏响了一曲雄浑有力的“长江之歌”,绘就了1544平方公里大地绿色。

初冬时节,走在彭蠡大地,处处可见绿色发展的美好画面,时时感受奋起赶超的干劲决心:彭泽红光国际港开航,大气磅礴通江达海;长江生态湿地公园,绿意盎然擦亮底色;国家级绿色工厂兄弟医药,智能高效逆势上扬;现代农业示范园,“一虾一蟹”叫响叫座……今年1~9月,彭泽完成生产总值121亿元、财政总收入22.3亿元、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307.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幅9.3%,排全市第三;贷款余额增幅34.2%,存款余额增幅20.4%,均排全市第一。

“审势”谋局,“知势”定位,“借势”登高。“我们将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十一届十七次全会精神,以‘融入一带,主攻五区,绿色发展,奋起赶超’为发展思路,大力推进‘产业提质、项目提速、环境提升、民生提档、治理提效’五大工程,奋力实现三年工业翻番、五年全面进位。”彭泽县委书记邵九思谈及彭泽发展新方位,目光炯炯、语气坚定。

坚持高质量发展为长江添彩

沿着46.5公里“黄金水道”顺势而行,一轴水美、岸美、产业美、环境美的生态画卷正渐次展开……

总投资60亿元的彭泽红光码头国际港10月28日开港运营,作为江西省首个水路货运母港,不仅为长江“黄金水道”增添了一个重要物流枢纽港口,也让彭泽这个赣北小城融入了航运大通道。江西省港口集团红光码头项目部总工程师刘江舟告诉记者,红光国际港通过与彭泽西高速、铜九铁路,实现“公铁水”无缝衔接,多省联运。水路出运的内外贸集装箱通过江、海内支线,可实现与欧美国家主要港口集装箱班轮航线“零距离对接”,为落户在彭湖湾园区的外贸企业发展提供广阔的平台。

沿着长江岸线往下游走,40万平方米长江湿地公园、滨江休闲公园以及5公里绿色城镇带跃然眼前。“原先这里特别荒芜,现在打造成长江生态湿地公园,建设了休闲活动广场、彩色游步道、生态停车场,不仅美化了沿江环境,还为周边居民提供了休闲健身和文化活动的好去处。”老城区沿江居民欧阳梦瑶见证了为长江添彩的经过。县鄱湖办副主任洪艳钊介绍:“彭泽县斥资24.8亿元,实施生态修复、景观提升工程,实现绿化、美化、彩化‘三化’结合,林地、绿地、湿地‘三地’同建。”

长江岸边的矶山工业园,园内规划有序、景色如画,与传统的化工园区臭气熏天的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记者走进园区内的江西兄弟医药有限公司监控中心,工作人员正在通过总投资700余万元建成的1000多个监控点对生产流程进行24小时全方位监控。公司总经办主任汪玮乐告诉记者,企业通过智能化系统进行监控,既无噪音也无废气,还能做到实时监控。江西兄弟医药有限公司通过技术改造实现了医药产业的绿色发展,这是彭泽矶山工业企业依靠科技推动绿色发展的一个缩影。彭泽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洪小军介绍,彭泽县以矶山工业园区为主战场,累计投入近20亿元,深入实施产业、企业、园区、设施、管理“五大升级”,大力推进企业环保化、生产安全化、产业循环化、管理智能化、环境景观化“五化园区”建设。

焕发生机、泽被后世。彭泽县从共抓长江大保护的政治高度,直面岸线最长、任务最重的客观现实和历史责任,以前所未有的整治力度、前所未有的投资规模,打造长江“最美岸线”,唱响新时代“长江之歌”。

构建产业新格局为发展增绿

走进31.2万亩彭泽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绿色是最亮的底色……

“以前论斤卖,现在论只卖,效益高了很多,很开心。”现代农业示范园螃蟹养殖基地养殖户杨刚满脸喜悦地忙着捕蟹。自从得到彭泽县农业龙头企业——凯瑞公司的跟踪服务,杨刚养殖的螃蟹个大,且青壳、白肚、黄毛、金爪特征明显。该县农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钱义凌告诉记者,彭泽县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位于彭泽县太泊湖、芳湖流域,水面宽阔、水质清澈,气候优越、土地肥沃,素有“聚宝盆”之称,是沿长江、环鄱阳湖区域不可多得的种养宝地。近年来,彭泽县利用依山傍水、襟江带湖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稻虾”“稻蟹”养殖,将虾蟹确定为农业主导产业,编制“一虾一蟹”产业发展规划。同时,积极引进九江凯瑞、中梁农业、凯琛水产等20多家国家、省、市农业龙头企业入驻,进一步叫响虾蟹品牌,引领彭泽现代农业提档升级。

在彭泽凯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一项新技术——鲜活仓储,让小龙虾、螃蟹等优质鲜活特色水产品打破时间的壁垒,实现全年供货。(下转五版)-->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