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安讯(廖国峰特约记者李诗彪)近年来,德安县紧紧围绕强力决战工业目标,推动园区产业优化升级,平台建设不断提升完善,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园区经济各项指标稳健增长。特别是2016年换届以来,该县全力推进丰林工业新区建设,打造工业发展平台升级版,开发规模之大,基础设施之全,企业入驻之多,在全市为数不多,已经成为广大客商争相投资创业的一方热土。
德安工业园区历经18年的发展历程,先后完成了七期开发建设,用地面积已趋饱和。为此,德安县启动了工业园区扩区调区工作,把丰林工业新区作为发展新平台。2017年5月获得省政府的正式批复,同年7月省政府正式批复德安县工业园区升格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2016年以来,德安县快速推进丰林工业新区开发建设。新区规划20平方公里,一、二期土地平整基本完成,“七纵七横”主路网已完成“三纵七横”,三期正有序推进,累计投资30亿元。新区学校、自来水厂和110KV变电站已投入使用。按“横向布局产业,纵向分期开发”的规划思路,新区科学布局现代纺织、电子机械、五金建材、食品医药、新动能和商贸物流六大功能区。如火如荼的开发建设,吸引大批项目纷纷落户。先后签约现代纺织产业园、智能卫浴产业园、机电产业园、正通铭金属、中岩装配式建筑、乾圣物流园、恒力达机械等项目近50个,其中正在建设的近10余个,建成投(试)产的32个,已完成地勘与设计并筹备开工的8个。
生态绿色的先行区。德安县严格执行入园企业评审会制度,对高污染、高能耗项目坚决不予引进。在建设绿化景观的基础上,加快环保、安全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丰林新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及其排污口论证与批复工作,达到2万吨/天、排放标准为一级A,采用A2O+膜处理工艺。目前池体等土建工程基本结束。为保障园区生态环境的持续优化,德安县引进新区现代纺织产业园配套工程“五统一”项目,实行集中供工业水和供热、水资源利用循环化、污泥等园区固废资源化等,达到资源循环利用的目的,打造成全省工艺先进、特色鲜明的纺织印染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产业抱团发展的集群区。为了使产业布局更加集中、更具竞争力和吸引力,德安县采取产业招商、以商招商等举措,围绕强链和补链,不断加快优势产业集群式发展,聚集效应日益明显。新区机电产业园首批宁鸿电子、贝德泵业、泉尔环保等企业已经投产,总投资5.2亿元。项目达产达标后,年主营业务收入6亿元,利税3000万元。智能卫浴产业园首批澳鑫智能科技、联顺智能卫浴、艾帕智能科技等12家卫浴企业已入驻,主要承接浙江平湖卫浴产业转型升级,总投资21.7亿元。项目达产达标后,年主营业务收入15.4亿元,利税1.55亿元。现代纺织产业园已落户福懋新材料、九方织造、鼎利织造、德裕纺织等10余家纺织类企业,总投资60.5亿元。已落户项目达产达标后,年主营业务收入26亿元,利税1亿元。项目由过去的人工密集型向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生态化加速转变,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
创新创业的样板区。去年6月,新区科创中心三号楼第一块预制叠合板完成吊装,标志着德安县装配式建筑进入一个全新的绿色低碳领域。项目总建筑面积约9.4万平方米,装配率达到30%,主要应用预制叠合楼板、预制楼梯等预制装配构件。印染集聚区项目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采用小浴比染色、污水热能回收、废气热能回收、冷凝水回收等清洁生产技术和全流程智能化控制系统,有效提升绿色生态生产水平和智能化制造能力。项目提升纺织印染技术水平,强化公共设施统筹服务功能,打造“技术水平先进、产业有序集中、公共设施共享、资源高效利用、环境优美清洁、生态良性循环”的绿色生态印染示范基地。
转型升级的示范区。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是2020年重点工程项目,主要入驻现代纺织和五金机械等产业项目。项目位于新区腹地,总建筑面积16.8万平方米,总投资约3.65亿元。项目地块内规划建设2栋一层钢结构标准厂房、7栋4层框架结构标准厂房、4栋6层宿舍楼、1栋4层食堂及门卫和公厕等。该项目的实施,对德安高新区产业转型升级具有显著的战略意义和深远影响,实现节地增效“双赢”,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提高亩均产出效益,优化招商、安商、营商环境、让企业“轻资产拎包入驻”和快速达产见效。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2019年1∽11月,德安县高新园区(宝塔工业园区和丰林工业新区)规上工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404.59亿元,同比增长9.55%;实现利润总额23.37亿元,同比增长21.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户数达123家。在2019年上半年的全省开发区争先创优综合考核工作中,德安高新园区在全省99个开发区中位列第29名,并获得全省工业高质量发展先进县称号。-->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