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别称代指本源流变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九江日报
-->

随着岁月的流逝,社会的进步,语言文化也在不断的日渐变异丰富,当今时代出现许许多多的新的别称名词。诸如:颜值、靓丽、帅哥、靓仔、靓妹、美女、的哥、的姐、哈噜、OK、拜拜……华丽的雅称、别称,古今中外中西合璧的语言文化。

有一次,我在南湖公园散步,听见后面有一位大姐在喊:帅哥、帅哥……

我不以为然,没有答理,仍朝前走着。不一会,这位大姐急步上前,拍着我的肩膀说:“叫你怎么不理人呢?下午打麻将吧?……”

我说:“我姓易,又不姓帅,你怎么叫我帅哥呢。”她哈哈大笑地说:“你真是太不时兴潮流啊,你真是不懂经,如今女人称呼男人都叫帅哥,年纪大的叫老帅哥,年少的叫小帅哥,这就是对男人的称呼。”

“啊,那我该叫你什么呢?”

“靓妹、美女呀,这是人们对女同胞的别称。”她说

“啊,我听懂了,那就是男的叫帅哥,女的叫靓妹,这就成了男女人的别称了。”

难怪人们在看见那一大群一大群在跳广场舞的,远看一十八,近看六十八的女人,统统的都称呼为美女,真是新潮啊。

我想这也许是时代的需要和社会的进步吧,一句帅哥美女,把人们沉睡的心灵唤醒了,本该既将要谢幕的老年人,心情一下子年轻了许多……

我经常遇到很多尴尬的而又名不符实的称呼,我接他人电话时,对方称呼我:“易总,你好!”

我听了以后,心里总不知什么味,又不好意思拒绝对方那么盛情而又热心的称呼,可是心里就像是打翻了的醋瓶子酸酸的,什么易总啊,我在家里就我和老伴俩人生活,大小事情还得由她做主,我说了也不算数。除此之外,我也没有养狗、猫、鸟之类的宠物,如果有的话,还可以对它们指手画脚,可是没有,不过我在阳台上养了几棵山茶花、吊兰、金橘之类的盆景,要说这些玩意那我可以算得上总管:浇水、施肥、剪枝那都是又脏又累的事,是我的拿手专利活,当这些盆景的老总我已经任职有十几年了,每年春节期间,山茶花盛开、金橘挂满枝头飘香、吊兰花绽放的时候,那可乐得我们全家三代人心花怒放。

时下这种称呼,老总、老板、董事长、总经理……的声音比比皆是,走进小吃店,你买两个馒头、包子,你也得称呼他老板、老总之类的美称,就是街上摆地摊的,你上前去买他的商品,同样地称呼他老总或者老板,他受之无愧,声叫声应。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别称内容十分丰富,诸如对年龄的别称,古书中记载:“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古来稀;八十九十为耄耋之年。”这里说的是人生各个年龄段的雅称,这些雅称都有她的内涵。

孔子在《论语》中说了这样一段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意思是说:“十五岁的时候,我立志一生学习不止;三十岁的时候我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了;到了四十岁,我已经不会对发生的事感到茫然无解了;五十岁的时候,我了悟了天地间事物存在的合理性;六十岁我可以应天而行;到了七十岁,对于世间的很多事我已经看透,波澜不惊。”孔子以自己的一生为例,总结了人生不同年龄阶段应该具有的心态。

美女的别称,古人为何要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来形容美貌女子?“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女子定是倾国倾城、无与伦比的。那么,这“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是从何而来的。

“沉鱼”说的是西施,相传西施是春秋时代越国人,被送去迷惑吴王,终助勾践复国。西施本是一名浣纱女,浣纱溪边水中影与翩翩衣袂被相互辉映,美艳绝伦,水边的鱼儿看见如此漂亮的浣纱少女竟忘了甩尾巴,不觉沉入水底中去了。因而,苦了找不到形容西施美貌的人们,便称其有“沉鱼之色”。

“落雁”说是的王昭君,她是汉元帝的掖庭集诏,但无缘得见君王,匈奴呼韩邪来朝与汉朝和亲,元汉帝答应选送后宫女子给他。王昭君愿赴大漠,也不想终老深宫,于是就挺身而出,自愿和亲,临行时,皇帝见她美貌非凡,后悔不已。去往匈奴途中,昭君手抱琵琶,琴声幽幽,南飞的大雁侧耳倾听,再见王昭君美貌的歌声,一时间忘记飞翔,纷纷落地,于是出塞的昭君就有了“落雁”的美誉。

“闭月”说的是貂蝉。貂蝉乃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不但貌美,还有忧国忧民之心,为助王允保住东汉社稷,在董卓和吕布之间周旋,最后挑拨吕布杀了董卓,貂蝉喜欢赏花拜月,一日她欣月之时,月隐云后,众人感叹:“连广寒宫的嫦娥都自愧姿色不如貂蝉啊!”所以貂蝉美貌就有了“闭月”之称。

“羞花”说的是杨玉环。杨玉环不仅体态丰腴,还多才多艺,娇贵一生,最终香销玉殒,在嵬乱军中,她的身体不必多说,单论她的姿色,一天,她在花中游赏,开放的百花见了她,闭上了花瓣,宫女见了,都感叹:“连花都觉得逊色呀。”于是“羞花”一说由此得来。

时至今日,人们对那些姿色傲人的美女,冠以“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美誉。

这些别称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古往今来她是中华民族国学文化、社会科学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艳丽夺目,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在《国学知识》和《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古籍书中考证了一下,她涉及天、地、人、春、夏、秋、冬、东、南、西、北、生、老、病、死、吃、喝、拉、撒、衣、食、住、行、礼仪交往……共分28大类,98小类,值此我略举两例与读者共享。-->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