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清流而过,滋养着波光浮动的两岸。彭泽县水域资源丰富,境内河湖水库众多,其中乡级河流200多条,县级河流4条,长江岸线46.5公里,占九江地区的三分之一,丰富的水域资源让彭泽县水资源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切实保护好江河湖泊的生态环境,彭泽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清河行动。经过一段时间的环境提升,水更绿了,天更蓝了,以往漂浮着垃圾的河面变得清澈动人。
重拳出击治源头
“我们这里把畜禽养殖户所产生的畜禽粪便收集起来,通过发酵产生沼气,再将沼气用于发电和居民用气。”江西赣能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陈鹏宇指着身后的沼气发酵罐向记者介绍。农村的畜禽养殖一直是水质污染的源头之一,动物产生的粪便严重影响着水源。而位于彭泽县马当镇的江西赣能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利用先进技术,将畜禽养殖所产生的粪便统一收集进行发酵,产生的沼气供发电和居民使用。既从源头上遏制了畜禽粪便对水源的污染,也让养殖废料得到了有效的再利用。据悉,江西赣能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沼气项目总投资3925万元,2015年正式开工,2016年底正式投入运行,每年可集中处理畜禽粪便5.1万吨,产生沼气153.3万立方米,液态有机肥2.56万吨。目前沼气供气区域户数已达4200户,获得了用户的一致好评。
“我们这里处于城、乡、园区的交界处,所产生的垃圾不仅数量大,而且种类多。用以往填埋和堆放的方式处理垃圾极易造成水源和地下水污染。所以我们在这里打造了一个垃圾中转站,由居民分类,村里收集,镇里转运,将农村生活垃圾都转运到九江沙河垃圾处理厂进行处理。”龙城镇党委副镇长熊卫红介绍,龙城镇垃圾中转站垃圾中转站覆盖了12个自然村、1个集镇共2万人口,生活垃圾日处理量平均达到20吨。所处理的垃圾不停留,直接运往九江沙河垃圾处理厂。避免了农村生活垃圾因运输不及时,通过下雨流淌汇入河沟所导致的水污染。另外,该垃圾中转站将处理压缩垃圾所产生的废水统一收集并运输到矶山污水处理厂进行统一处理,真正从源头上遏制水污染。
多方联动还清流
“以前河里垃圾成堆,各种各样的垃圾都有,你看现在的河水比以前干净多了。”家住芙蓉墩镇五联村的村民李永飞指着水面说,往日漂浮在水面的垃圾早已不见,波光粼粼的河水倒映着两岸绿色植被,令人心旷神怡。
在此次清河行动过程中,彭泽县积极建设镇、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设施,建立由县、乡城管环卫部门具体负责的城乡一体化运行机制和工作体系,完善村庄保洁制度和保洁队伍,使得90%以上村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同时,为有效遏制水面漂浮垃圾的现象。县城管、水利等部门以及相关责任乡镇,日夜巡查,对在水面上和河道两岸的垃圾进行及时清理,一条碧绿清澈的河水重新展现在民众眼前。
绿满沿江升品位
彭泽县拥有占九江三分之一的长江岸线,而沿江分布零零散散的非法码头严重影响了长江的水质和沿岸环境的提升。因此,拆除非法码头势在必行。“此次整治活动,我们已经拆除了21个‘小、乱、差’非法码头,这些非法码头会造成环境污染、噪声污染和碎石污染。下一步,我们将会同河道局和其他有关部门对这些被拆掉的码头进行进一步的复绿。我们也成立了综合治理科,防止非法码头死灰复燃,确保彭泽的蓝天碧水。”彭泽县港口分局工作人员秦长保介绍。
今年2月,彭泽县下发红头文件《彭泽县长江沿线非法码头整治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由县领导挂帅,组织32家职能部门,下设5个工作小组,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和职责分工。根据《方案》,3月20日之前拆除长江沿线20家非法码头,严厉打击无证采砂非法采砂行为,清障除污,行洪排涝,还长江一片安宁洁净。整顿利用河滩地建设装运场地、堆放商品砂石料、堆放妨碍洪水的废弃料。文件下发之后,县水利局等相关部门迅速行动,短短20多天,将长江沿岸多年私建偷建的非法码头清除一空,长江岸边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在非法码头的废墟上,已是一片绿意盎然,长江沿岸的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