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大道若虹通九衢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九江日报
-->

通车啦,通车啦!一条条崭新油亮的道路向西延伸,一棵棵绿色葱郁的行道树与一道道清晰悦目的交通标识线交相辉映,驱车行驶在刚刚建成的城西港区三期“四横三纵”道路上,轻快而又平稳。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今年底前必须完成城西港区三期承载平台——“四横三纵”路网建设,于12月20日正式建成通车。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通车的背后,凝聚着港区人风雨兼程的执行力,凝聚着建设者披星戴月的战斗力!

党建+模式 破解“征拆难”用地征收瓶颈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西港区开发建设,果断提出“五年再造一个经开区”,确保今年12月20日前完成三期21.32平方公里承载平台“四横三纵”路网建成通车。九江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要求,以挂图作战、倒排时间节点的方式推进,确保按时交账。

征地拆迁是城市建设得以顺利推进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障。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土地的征收范围日益扩大,征拆工作难度不断加大,政府部门需要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征地拆迁工作上。都说修路难,而征地拆迁是难上加难。自今年3月份吹响三期开发冲锋号以来,城西港区积极协调经开区永安乡、柴桑区港口街镇和省棉科所等单位,在用地纵横交叉、情况错综复杂的前提下,全力打好路网平台用地征收攻坚战,他们一手抓政策宣传,一手抓征收纪律,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一把尺子量到底,一碗水端平”的办法,阳光征收,和谐拆迁。他们在21个用地征收标段建立了临时党支部,通过亮党员身份、挂党建牌子,开展“党建+和谐征收”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党委政府的公信力,此举备受村民的称赞。为了让群众理解、配合征地拆迁工作,征迁工作组全力以赴,走村入户做工作,挨家挨户上门,讲清项目落户建设对村组目前带来的好处和未来长远发展的重大意义,讲清征地、安置的基本补偿标准等群众关注的问题,扎扎实实做通群众工作。为更好地与群众沟通,做好工作,工作组的工作人员没有节假日,不分白天晚上,无论刮风下雨,全天候奋战在征地拆迁一线,确保征地拆迁工作加快推进。可以说,在整个征地拆迁工作中,工作人员都是“舍小家,顾大家”。据了解,仅用3个多月的时间就完成了整个三期承载平台涉及经开区永安乡47个小组、柴桑区港口街镇23个小组用地征收,包括平台用地上的房屋拆迁。同时,事关群众生活、生计的还房安置等工作也扎实推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加快推进了总投资14亿元,总建筑面积70余万平方米,可容纳8617户保障房的“安永人家”房建工程,其中总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26栋1299套安永人家7号房建主体已全部封顶;总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安永人家三期房建工程已正式进场施工,年前可完成桩基础。

攻坚+速度 打造“输血管”路网精品工程

“五年再造一个经开区”,承载基础平台需先行,面对咄咄逼人的沿江发展态势,港区人深知,这里的开发建设拖不起、慢不得,只有做大平台,做强功能,做美环境,才能在新工业发展中抢先一步。据了解,城西港区“四横三纵”路网总投资约10亿元,总长30公里,包括桥涵27

座,人行道约18万平方米(含路沿石与边石),雨水管约5.1万米,污水管约3万米,路灯约5800盏,行道树约8600棵,中央绿化隔离带约3.1万平方米以道路标识线等。

军令如山,令出必行。如何把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一直在考验着港区人的智慧、检验着他们的战斗力。在推进程序到位,实施程序到位,于今年6月中旬正式进场开工以来,城西港区始终做到指挥前移,重心下移,把三期开发作为干部的练兵场、赛马场,通过“比一比赛一赛,看谁的项目建设快”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干事创业热情,进一步掀起了开发建设热潮。他们与道路施工单位一道,积极克服地质、天气等不利因素,以“五加二,白加黑”的建设精神,日夜奋战在工地一线。工期紧、任务重,但责任却不容推脱,市城西港区管理局以“重大项目落实年活动”为抓手,采取领导包挂、干部监管的办法;(下转四版)-->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