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第五届九江市道德模范候选人公示启事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九江日报
-->

今年6月,九江市文明委启动第五届九江市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在全市广大群众踊跃提名的基础上,按照属地管理、逐级推荐原则,经市直各部门及各县区择优推荐上报,市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组委会办公室组织审核、评选,确定第五届九江市道德模范候选人20名,现将主要事迹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如对所公示候选人有意见,请于7月20日前向组委会办公室反映。

地址:九江市文明办(九江市八里湖大道市民服务中心主楼),电话:0792-8114200,电子邮箱:jjswmb@163.com

第五届九江市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组委会

2017年7月14日

第五届九江市道德模范候选人事迹

1.闵跃翔(助人为乐类)

男,55岁,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人。他是下岗工人、志愿者、摄影师、九江市益启公益事业发展中心的发起人,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免费午餐基金江西地区负责人、爱德基金会儿童“五防”安全课堂江西执委、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爱心衣橱”九江地区负责人。2008年他开始担任没有任何收入的专职志愿者,十年来为九江申请“免费午餐”学校23所,占全省近一半;每年为九江争取各类善款、公益项目资金500多万元。

2.徐金前(助人为乐类)

男,49岁,中共党员,都昌县人。30年来他情注军烈属,北上齐鲁、南下粤海,探访官兵东奔闽浙,西入川蜀,从组建双拥小分队、双拥俱乐部到成立江西省第一个爱国拥军促进会,从发起创建98双拥QQ群、双拥国防教育网、双拥微信公众号到带动成千上万人参与双拥爱心活动。他心系孤贫儿童,尽管上有86岁的老母亲,下有尚未成年的孩子。他尽其所能,倾注心血,资助孤贫儿童。10年来,先后百余次走进太阳村献爱心。

3.曾灵芝(助人为乐类)

女,45岁,中共党员,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一科科主任。她出身医生世家,从事肿瘤治疗和临床研究20年,致力于改善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5年前她自己身患乳腺癌,接受化疗的同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鼓舞癌症患者,重树信心。曾被评为“江西最美医生”并荣登中国好人榜。

4.王立强(助人为乐类)

男,84岁,中共党员,湖口县老干局退休干部。从2014年开始,他每天来到湖口县胜利小学门口的公交站台,在中午和下午放学的时候义务疏导交通,引导学生们乘坐公交车,甘做小学生的“保镖”。获得多种荣誉后,他将所有奖金无偿捐献给了湖口第一小学设立了王立强奖学金,并义务担任小学生革命故事宣讲员。

5.雷瑜(见义勇为类)

男,17岁,共青团员,九江县一中学生。2017年2月25日中午,雷瑜刚走出校门,忽然听到呼救声,看见一个女生被一辆货车挂住衣服拖行,当时周围好多同学或者吓懵了或者不敢上前,可他没多想便奋力加速跑向前去,追上货车,将她被货车勾子勾住衣服的那一部分用力撕开,将她从货车的挂钩上拉了下来,使她脱离车轮的危险,直到这时,货车仍然丝毫没有减速,驶离了现场。稚嫩的他以一名少年罕见的沉着和勇敢将同学从生死线上拉回。

6.刘玉星(见义勇为类)

男,62岁,庐山市南康镇冰玉涧社区居民。2017年4月4日晚,庐山市南康镇冰玉涧社区一栋居民楼发生火灾。住在附近的刘玉星冒着爆炸危险加入了扑火行列,使火势得到控制,但他的脸部、腿部等全身多处被烧伤,烧伤面积达10%,在医院救治时,医生惊讶地发现,眼前这位勇扑大火导致烧伤的老人竟然是一名肺癌患者!原来,刘玉星在去年就被检查出罹患肺癌,并于去年下半年做了手术。

7.沈劲凤(见义勇为类)

女,35岁。湖口县城山镇竹庄村4组村民。2015年8月5日凌晨2点半,九江市浔阳区庾亮南路附近一栋老居民楼发生火灾,火势迅速蔓延,租住在此地的沈劲凤正准备到早点餐馆上班时发现火情,她顾不上转移自家财产,连忙挨家挨户敲门叫醒居民,由于呼救及时,在消防官兵赶到之前,这栋房子里住着的40多个居民全部都从火场逃了出来。

8.刘雨托(见义勇为类)

男,36岁,中共党员,武宁县城管局城管大队余土中队副中队长。2017年2月16日凌晨三点,玉景花园小区五栋一单元601室突然着火,家住对面的刘雨托惊醒后迅速穿好衣服赶到楼下,他从与着火家坡顶互通的602室爬上漆黑的坡顶,把陷入火灾、惊慌失措的601室徐女士救出来,之后他又不顾危险再度冲入火场,在找不到大锤的紧急情况下,用脚踹开601室防盗门,切断电源总开关,摸进厨房搬出煤气罐,避免了一起可能危及整幢居民楼的爆炸事故。

9.余静赣(诚实守信类)

男,59岁,中共党员,武宁县人,江西美术专修学院董事长。他是山村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娃,大学毕业分配到国家建设部工作。为兑现“带领家乡人民走出山区,走上富裕之路”这个承诺,1991年他辞职下海后相继创办了四大装饰品牌公司,在全国大中城市的分公司达到3500多家,员工达12万人,其中武宁乡亲从业者达10万之众,每年装饰业的纯收入10亿以上,全县30万城乡居民从中受益,武宁县也由此获得“中国装饰之乡”殊荣。2003年5月,他创办艺术教育职业技术学校。此间,赴汶川义务抗震救灾3年帮助建造灾民新家千户。由于他在人类生存与发展领域的突出成就和贡献,被联合国生态生命安全科学院授予院士。

10.阮国烈(诚实守信类)

男,62岁,江西省修水县人。70年前,阮国烈的父亲从同村彭姓村民家里借过50斤盐。但因没发现账目欠条,阮家一直拒绝还账请求。后来一次意外,百年帐本被找到,他立即与彭家协商并取得对方同意,以10元每斤的价格偿还了500元钱。在阮国烈的影响和带动下,村里凡欠过彭家钱物的,都纷纷主动到彭家来偿还,为的是践行“父债子还”的中华传统美德。彭家的善行与阮家的诚信,成为教育附近村民及其后人的德育样本。今年5月,当地政府和公益组织在村口设立了一块诚信石碑,镌刻这一段佳话。

11.汤云姣(诚实守信类)

女,46岁,庐山市一名普通出租车司机。2017年2月27日中午,汤云姣在庐山市城区载了两名年轻人,在他们下车后,她无意间回头看到后座有一只金手镯,便迅速将车子停到路边,打电话将此事告诉了丈夫。在同是出租车司机的丈夫宋师傅的建议下,汤云姣将捡到乘客金手镯的消息发到了庐山市出租车协会微信群里,并将手镯送到出租车协会,随后失主徐女士与她取得了联系。当作为婚礼信物的价值1.4万元的手镯失而复得后,失主徐女士非常激动。汤云姣说:“作为一个女人,我也喜欢首饰,老公也早就说要帮我买一个,但是别人的东西不能要啊”。十多年来,她多次将捡到的失物予以归还,就在这次归还金手镯后的第二天,她又捡到了一台手机,并及时归还了失主。

12.邹国娥(诚实守信类)

女,48岁,濂溪区市容局十里环卫所工人。2016年10月17日清晨六时许,她在前进东路恒大御景小区路段清理垃圾桶时,一件脏兮兮的衣服口袋中滑落出一叠钞票,仔细地清点一下竟然有4600元钱。她当下决定把钱想办法还给失主,就留在垃圾桶旁等丢旧衣服的失主,但没等到人来认领。第二天早上一上班,她又带上失主的4600元钱赶到了捡钱的垃圾箱旁,附近小区一居民过来问“昨天清理垃圾桶时是否看到一些旧衣物”,在双方核实详细情况后,将4600元钱如数还给了失主。失主十分感动,当场拿出一笔钱要酬谢邹国娥时,却被她当场谢绝。

13.孙小芬(敬业奉献类)

女,36岁,中共党员,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九江市濂溪区供电分公司赛阳供电所所长。她是江西省电力系统唯一的女供电所长,17年来在供电一线孜孜不倦耕耘,先后捧回国家电网公司百强“五星级乡镇供电所”、“中国最美供电所”,连续9年保持服务零投诉。因为平日里总是一身灰色的工作服,当地的老百姓都亲切地称呼她为“庐山下的灰姑娘”。她建立了“为人民服务”微信交流群,成为了客户贴心人;为了大家,她顾不上小家,在劳累中意外流产,顾不上休息又回到忙碌的工作岗位中。她是赛阳敬老院的常客,逢年过节都会带着礼物看望老人。

14.张启文(敬业奉献类)

男,45岁,中共党员,彭泽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协警。10余年来,他用脚步丈量道路,每天执勤的路程就是2个马拉松里程,每年穿破的皮鞋都有8、9双。10余年来,8000多个马拉松来回里程,让他成为爱岗敬业的“标兵”。10余年里,他接送的小学生达100万人次,经过他爱心资助的学生达26名。危急时刻,为了保护市民,他用自己的身体堵住冰雪天气中打滑的小车。他不仅是学生眼里的“好叔叔”,还是市民眼中的“好朋友”。

15.莫张华(敬业奉献类)

女,55岁,武宁县第三小学教师。三十七年来,她坚持在三尺讲台默默奉献,几十年如一日,全身心地投入教研活动,撰写了几万字的教学论文并在《人民教育》、《中小学教育》等重要刊物上发表。她是学校青蓝工程的骨干力量,手把手的引领青年教师上课,有多名青年教师在她的指导下迅速成长。她是全县最老的篮球女教练,又是全县最老的年级组组长。工作上她从不因私事迟到、早退、缺课。她以辛苦奉献获得了无数荣誉:被评为市优秀辅导员、市骨干教师、市“三八”红旗手,连续十年被评为优秀教师,多次被评为校先进工作者、优秀班主任、师德标兵等。

16.余向红(敬业奉献类)

女,45岁,瑞昌市中医医院肾内科副护士长。她是血透室一名平凡的副护士长,从事护理工作26年来,用自己的责任心、爱心和耐心温暖着每一位患者。长期靠透析维持生命的病人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绝望等心理问题,余向红对他们进行亲切而耐心的心理疏导。她经常握住病人颤抖的手给他一个肯定的眼神,传递给他一份力量和温暖,告诉他“你能行!加油!”,再细心讲解透析知识,消除恐惧心理,增强其治疗信心。有一位肾友对她说:“你不仅挽救了我的生命,更是挽救了我整个家庭。”肾友周某在医院做了8年的透析,还出现了大脑大面积梗塞,对生活失去信心而服药自杀。晚上10点接到周某老婆打来的求助电话后,余向红立刻联系救护车去周某家抢救,使其转危为安,在余向红的耐心劝说下,周某幡然醒悟,对治疗恢复了信心。

17.吴细阳(孝老爱亲类)

女,61岁,江西省湖口县人。她是一个普通农家妇女,公婆去世后,身体残疾的小叔子突患中风导致全身瘫痪生活不能自理,她没有怨天尤人,更没有对患病的小叔子置之不理,10年来她用浓浓的亲情、盈盈的爱心,悉心照料小叔子的起居,处理大便小便、清洗衣物床单……小叔子夏长春逢人就说:“如果没有嫂子,我不可能活到今天,她比我的亲娘还要亲啊!”对于公婆留下来家产,本该兄弟之间对半平分,吴细阳与丈夫不要片瓦,全都给予患病的弟弟,她对丈夫说:“长春比我们更需要它”。吴细阳说:“只要我还能动,就要把弟弟照顾好,这是我的责任”。她用自己的行动抒写着人间大爱,演绎着“嫂娘胜亲娘”。

18.余德莲(孝老爱亲类)

女,71岁,共青城市甘露镇村民。1991年,丧偶的她偶遇患先天性腿残疾的方浩功,因怜生爱,放弃优越生活,从浙江来到江西,不离不弃照顾方浩功26年,擦身、清理大小便、洗衣、做饭,没有一句怨言。为了照顾腿脚残疾、严重冠心病、失去劳动能力的70岁高龄老伴,女儿出嫁她没回家探望,孙辈出生她从没抱过。为了求医买药、还高额债务、养家度日,她常常半夜起床,步行一个多小时去打零工,每天挣取20元工钱。方浩功常常劝她回到自己子女身边去,她都予以拒绝,说等把你的孙子带大后再回去。“你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她用实际行动感染和教育了子女,逐渐获得子女的理解,也赢得了街坊领居的称赞和尊敬。

19.胡新生(孝老爱亲类)

男,55岁,中共党员,永修农商银行员工。2012年底,他的爱人被诊断为肿瘤晚期,医院告知他,他爱人最多支撑5个月。他义无反顾带着妻子两上北京三下南京,辗转多个城市四处寻医,行程数十万公里,治疗费用超过40多万元,直至这个脆弱的家庭早已无法承受,使妻子奇迹般的活了四年多。

20.雷竹英(孝老爱亲类)

女,63岁,德安县河东乡河东村村民。她与丈夫结婚近四十年来,夫妻二互敬互爱、勤劳持家,先后赡养了四位八十高龄的老人:奶奶、公公、婆婆和舅舅。丈夫的舅舅是一位65岁、经常卧病在床的孤寡老人,当地村民都估计他活不了多久。雷竹英毅然将舅舅接过家中。老人喜欢吃鸡蛋,她就每天早餐给他泡一个;老人冬天睡不暖,她就为他灌暖水袋;老人病了,她就为他请医生上门、为他端饭喂药……在雷竹英二十年如一日的悉心照料下,老人的身体也渐渐好起来了,直到87岁安详去世。-->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