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母爱是温热的太阳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九江日报
-->

母爱是温热的太阳,奉献着她的光芒,母爱是一片肥沃的土壤,哺育着儿女茁壮成长;母爱是一首歌,婉转深情:“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那)三鲜馅有人(她)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啊,这个人就是娘,啊,这个人就是妈,这个人给了我生命,给我一个家”。自打这首歌出世,我就一直在唱着!

孩童时代的我们正处在“十年动乱”时期,父母整日泡在队里“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忙乎着生产,一年下来,父亲一个劳动日只能挣到8分钱,母亲一天只挣4分币,从生产队分得稻谷还得省着点吃,还得搭配一些红薯、芋头、南瓜、粉皮等杂粮来维系;这些杂粮,还是父母吃得多,我们兄妹4个基本上都是饱吃大米饭,若有肉、有鱼打牙祭,父母更是让我们兄妹饱尝一顿,这无不印证了“天下父母心”!

母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明代官员归有光有过“儿寒乎,欲食乎”近乎口语的描写,唐代诗人孟郊有过“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细腻逼真的刻画,他们都把母爱的无处不在与无微不至勾画了了。笔者认同:母爱是不求回报不计得失的,不论你知与不知,爱惜与否,她都始终像光辉照耀着儿女,给予全部的光和热,让儿女健康地成长生活。

母爱,正常的母亲有爱,精神病的母亲有爱,动物的母亲也有爱。例如《喂奶的猎豹》就叙述了猎豹在临终前,拖着伤体来到巢穴,为两个饥饿的孩子喂上最后一口奶。这个故事发生在非洲草原,某探险家遭遇猎豹侵袭,人兽相斗,双方均受重伤,最后,探险家一拳捅进了猎豹的口腔致猎豹窒息而死。探险家带着一身伤痛回到营地,叫来几个伙计去抬猎豹,当来到事发地点,猎豹却不翼而飞,他们循着血迹,追到一棵大树前,只见树根下有一动物巢穴,美丽的豹纹清晰可见;他们鼓捣了老半天,没有动静,原来,猎豹已死去了,待他们把死猎豹拽出来,都愣住了,原来,母豹的身后居然还有两只没睁眼的、嗷嗷待哺的小豹,探险家们明白了,猎豹之所以死不瞑目,是放不下自己的孩子,至于拖着重伤垂死之身回到巢穴,是为了给两个饥饿的孩子喂上最后一口奶!这就是母爱给予儿子最后的呵护。

“母亲,人间第一亲;母爱,人间第一情。”人世间,“慈母爱子,非为报也”。短篇小说《母亲的眼睛》就诉说了一个10岁的男孩,因患上了可怕的恶性黑色毒瘤,被迫摘除了双眼,从此陷入在黑暗的世界里。为让儿看到一个光明世界,母亲柳莎将一只眼球移植了儿子。岂料,第一只眼睛移植失败了,这个伟大的母亲又毫不犹豫将另一只眼睛奉献出来,在母亲竭力地关爱哺育中,他走出了童年,走向了青年,这个幸福儿子就是世界射击锦标赛50米手枪慢射冠军普软可夫。

母爱的故事数千超万,就像那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在永修县农村也有一位伟大的母亲,她叫李华容,家有丈夫和两个儿子。2006年,她的大儿子患了尿毒症,根治的途径就是“换肾”。在换肾这个问题上,这个家亲情上演:李华容闻讯后,立即跑到医院要求捐肾给儿子,丈夫说什么也不同意,执意要将自己的肾献给儿子;在部队服役的弟弟说:父母都别争了,我是个军人,又是弟弟,我身体好,捐出一个肾没问题。为争献肾源,父母、小儿三人各执一词,最后通过座谈还是由母亲李华容捐肾移植配型。母亲无私捐肾救儿感动着部队和医务工作人员,移植手术是在小儿所在部队(重庆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进行,移植顺利成功,四川新闻媒体和江南都市报、九江日报先后对母爱和军民鱼水情进行了报道,一曲感动社会的母爱之歌在四川和江西农村唱响!

在生命的岁月里,母爱,母爱,是血与脉的相通相融,是儿女的福母亲的痛。母爱永远让我们感动,难以忘怀,让我们铭记这份无私且博大的母爱吧!啊!母亲,我爱你,你是我心中永远的挚爱。“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恩浩荡,恩重如山!母爱光辉,日月同辉!-->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