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培养核心素养是中学教育的主旋律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九江日报
-->

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016年秋,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在北京发布,总体框架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核心素养将与课标修订、课程建设、学生评价和新高考改革面临的综合素质评估紧密相关,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中学教育的主旋律。

推进课程改革与开发培养学生素质和能力

从一个人的生存、生活和实践来说,身心健康、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是人的发展之道,也是人的幸福生活之道。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关键是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培养促进学生个人终身发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能力和素质。就学校而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在当前主要还是课堂,要通过课程的设计和课堂的落实,来培养核心素养。基于此,九江实验中学根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顶层设计来指导课程改革,2016年秋季从初一年级开始,将活动课融入到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学校提升办学品位、创建教育特色的重要途径,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实际情况,自主设计和研究、量身定做的以人为本、以校为本课程。实验中学校本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必修的校本课是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的,开设有外教口语、写字、心理、人防与安全、形体与语言表达等,以班为单位在指定年级组织进行;选修的校本课打破原班级界限以年级为单位,按活动内容进行重新组合,要求指定年级的学生全员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参与,开设有校园剧社、读书与写作、英语歌曲与戏剧、数理乐趣、合唱与诵读、校园健身舞、球类、立体构成、动漫绘制、中国书法、中国古典音乐的欣赏与吹奏等等。活动课的教师对每位学生参与状态和活动成果的情况进行记录和评价,记录内容包括在集体活动中的分工和协作状况、出现矛盾和困难是如何解决的、活动成果的质量和效率如何、活动中的独立性和创新精神如何、学生能力是否通过活动得以提高等。开发校本课程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潜能和学习热情,促进学生个性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发展。

加强德育教育与引导培养学生修养和品格

当前中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因为社会、家庭等多种原因,学生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如迟到早退、意志力差、沉迷网络、自私自利、缺乏爱心等,有的问题甚至具有普遍性。学校是帮助学生从家庭走向社会不断成长和完善的桥梁,有责任和义务为每一位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与引导,培养他们优秀的品格修养。九江实验中学结合学校实际,以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培养学生行为习惯,让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活动育人、文化育人成为学校德育教育的主旋律。学校在日常管理实行行政值周制度,由校级领导、中层干部、班主任、教师和学生一起负责校园巡视、检查、值班管理工作,从统一着装、行为规范、文明礼貌、卫生习惯等多方面对班级和学生进行量化考核,坚持一天一通报,一周一汇总,一月一评比,力求通过精细化管理强化学生规范行为习惯。再如彰显个性,弘扬正能是实验中学学生校园活动的追求和目的,学校从秋季入学“文明行为养成教育周”开始,陆续开展“庐峰之春”诗歌朗诵节、科技节、心理健康节、体育节、文化艺术节、庐峰讲坛、感恩励志主题教育报告等每月一个精品主题活动,既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又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同时,学校还结合开学典礼、晨会、国旗下讲演、主题班会、家长函授学校、教学开放周、助残捐赠、读书征文、清明祭扫、阳光体育、拔河、军训、防震避险演练等活动,为学校各班级形成正确的班级舆论导向、树立良好的班风,建设团结友善、和谐向学优秀的班集体,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促进了学生自我成熟,自立成长,健全完善了个人修养和品格。

注重文化活动与引领培养学生思想和精神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精神可以内化成一个人的信念、价值观,也可以外化为一个人做人做事的行为和细节,学生核心素养最重要、最根本就是思想和精神的培养。办学校就是做文化,精品校园文化给予学生的是正确的引导、鼓舞、激励和熏陶,有利于学生抵御各种消极、颓废文化的侵袭,也有利于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积极作用,使学生潜移默化地了解社会,认识人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九江实验中学一直以来尤为注重以文化人,提炼、完善和创立了校徽、校训、校歌、办学理念、办学精神、办学目标、办学特色等文化载体和文化理念,实验中学精心打造的校园精品文化彰显在校园每一个地方:走进校园大门,迎面扑来是一轮红日喷薄而出的大型宣传版“今天最好今天是唯一可以依赖的一天”,激励学生珍惜生命,热爱每一天、拼搏每一天;文化长廊上有《中华文化名胜》《中华书法》、《中华艺术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代文化名家》等系列主题宣传版,激发同学们爱国意识和民族情怀;教学楼墙面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安全守则》《中学生责任》等系列宣传栏,帮助学生健全人格,学会自我管理;校园专题橱窗还精心制作了《党建宣传》《卫生与健康》《地震预防与避险》《身边好人榜》《诚信与道德》等学生核心素养文化板块,每一细微处都凸显着实验中学文化的追求和品味的提升。实验中学通过开展“名人文化班”冠名活动、“扬起理想的风帆”大型励志演讲、“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挂牌、“告别低头族,不带手机进校园”倡议、“世界,共有的家园”保护环境等主题宣传活动,为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学校还结合“三节”(科技节、体育节和艺术节)、“四报”(校报《九江实验中学报》、学报《科研简报》、心理专刊《阅读心声》和学生文学社刊《庐峰》)、“三平台”(校园网站、校园广播和电子屏)及板报、宣传栏、大型墙面喷涂等特色活动和传媒方式,倾力打造特色校园文化,优化学生成长环境。用健康优秀的文化浸润校园,以积极和谐的文化营造校园,将文化因子播种到学生的心田内,形成自由之思想和独立之精神。

核心素养是新课标的源头和根本,也是确保课程改革万变不离其宗的“DNA”,更是检验和评价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据。核心素养需要培养的内容很多,要求也很高,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学,只有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围绕核心素养的总体目标,采取形式多样的教育和引导,培养核心素养成为教育的主旋律,才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才能培养出具有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参与意识、平等意识、宽容态度、法制观念、责任观念、理性精神、人本关怀、全球意识的现代公民。-->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