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培智数学教育中的分层教学之我见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九江日报
-->

特教教育学校的学生普遍个体差异性很大,对于这些有着独特特殊性的儿童而言,教育生态化、个别化教育等教育理论显得更加的有意义。而我所任职的县级特殊教育学校由于师资力量的短缺,不能实现为每个孩子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但是,进行分层教学是我们一直在坚持做的。今天,我就要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和教学状况浅谈一下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在特殊学校培智数学教育教学中的必要性

分层教学对于学生学习数学的必要性。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正视学生的个体客观差异,以学生为主体,有深有浅的制定教学目标、教学要求、作业布置,设计出教学内容与过程,控制好教学进度,有针对性的变换授课方式,最后创立出完整的评估体系。我们的教学活动应该使学习过程适合每个儿童的需求。而我们的分层教学就是为了实实在在地帮助每个智力落后儿童进行学习,所以,分层教学对于学生学习而言是非常有必要的。

分层教学对于教师教授数学的必要性。分层教学不仅对于学生很有好处,很有必要;对于老师也是很有必要的。如果采用统一的教学目标和要求,那么很多学生是学不到什么的,久而久之,老师也会形成一种倦怠感。而且,通常每个培智班里都会有若干个爱动爱闹,不配合的学生,这样课堂纪律也会较轰乱,老师就容易形成不好的情绪,从而影响教学。然而,如果采取分层教学就不一样了。每个学生都会有事可做,有东西可学,有目标可以达到,老师也不会那么失望,就更有激情去教。整个课堂氛围就会呈现另一番景象了。

分层教学对于家长的必要性。我之所以说分层教学对家长也很有必要,是因为有些家长对于智力落后的孩子付出的心血和担忧是很多的,而且,家长对他们的教育又多少感到有些不知所措或者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像我班上很多学生是乡下的,妈妈或奶奶要专门租房子照顾他们。如果他们在学校一点进步都没有,他们所承受的经济和心理压力岂不是更多?但是,如果根据孩子进行分层教学,让他们知道自己孩子的水平,有计划、有目标的进行教学,让他们看到孩子的进步,并且回家后还可以自己配合老师制定的计划进行巩固和补充教学,这该是多么有动力的教育,而且也加强了家长教育孩子的信心。

分层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

摸清特殊儿童的“底子”,将学生分层。我们探究分层教学是为了实实在在地帮助每一个特殊儿童参加学习,而不是以“分层”为理由,将任何一个学生从集体教学中分拨出去,随他们“自生自灭”。因此,合理恰当的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一项重要且必要的准备工作。而测查、了解、摸清学生的“底子”就是我们进行分层教学的重要依据。但老师在对学生做好分层之后并不是就这样一成不变,而是要根据他们的学习状况随时做好调整。这种动态的分层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还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对学生个人的发展。

根据分层的学生,将数学教学分层。将学生分层就是为了对其进行不同层次上的教学。在此,老师就必须考虑到不同分层同学的个体差异,在备课时就开始对他们的教学目标、学习指导、巩固练习、学习评价等各个方面都进行分层,概括起来说就是:“分层教授”“分层辅导”“分层练习”“分层评价”。

在教授新课时,要根据A、B、C层的教学目标作为课堂教学的依据。在做了适当的新课教授之后,结合“分层的教学目标”,放手让A层学生自学;给予B层学生适当的点拨辅导;扶持C层学生主动学习。在巩固练习上,也必须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补贴层次的布置作业,走读的学生要联系好家长。

最后来说说“分层评价”。有了教学目标、巩固练习等的分层,那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必须也是同步的分层。这就要根据学生的教学目标给他们“量身定做”一个评价系统。只有他们完成了自己的“分内事”或有所突破的时候才有。这就是我所谓的“分层评价”。

注重教学反思,利用隐性标杆及时调整好显性的层次。教师的教学反思是对整个教学准备和教学过程实施效果的评估。老师应通过教学反思和教学评价看到每个学生的改变和进步,用心里隐性的标杆来衡量那些孩子,对他们及时做好显性层次的调整,让分层呈现一种动态形式,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教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老师有责任与义务和他们的家长一起发展好每个学生,让他们都能成为一颗一颗闪闪发光的金子,而分层教学就是老师通往那个“彼岸”的桥梁。老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很好的运用、实施分层教学,让每个孩子都发光发亮。

徐红红-->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