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消防车不用出动就是消防队的成功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九江日报
-->

走进共青城市消防大队的荣誉室,三面墙壁上挂满了奖牌、奖状,“全国消防部队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文明单位”“全省青年文明号”“全国消防部队执勤训练工作先进单位”……让人目不暇接。

就在今年1月24日,这批荣誉满堂的消防官兵又在2016年江西省十大法治人物评选中,杀出重围,成为今年我市唯一获此殊荣的人物(群体)。

他们到底有怎样的故事?

防火监督跟灭火一样重要

一支消防大队,为何能获选为“法治人物”?这不禁令人好奇。与共青城市消防大队竞争的包括法官、律师、检察官、警察、禁毒员……他们的工作本身就与法律紧密相连,带有普法的义务。而消防官兵的责任不应该是灭火吗?“防火监督与灭火同样重要!”任震指导员一句道破了其中的玄机,“自从我们建队以来,辖区内就没有发生过有人员伤亡的重大消防灾害,这才最令我们骄傲。”

要让辖区无火灾,靠铁血训练不行,靠纸上谈兵更不行。这些年来,共青消防队坚持走出去,进社区、进学校、进工厂、进机关,普及宣传防火知识,建立“全民消防”的理念。任震拿出了一本小册子,上面写着发生火灾时如何逃生、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细节容易引发火灾,“我们定期会上街分发这个宣传册。”

既然忙着给其他人普法,那么自己人也肯定不能落下。“我们建立了青年先锋队,凡是新入伍的官兵进来就要学消防知识。”任震告诉记者,小伙子们先静下心来把这些东西学好,马上就“现学现卖”教给群众,这样官兵们就避免了反复宣讲带来的枯燥,普法工作得以长期保鲜。

让消防车停在队里

普法工作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无非就是发发宣传册,给别人讲讲课,可究竟能取得怎样的效果,则不得而知。任震告诉记者,在日常的普法教育中,很多人都觉得消防知识可有可无、可大可小,听不听无所谓。那怎么样才能让普法工作变得生动有趣?共青消防队在这方面可是下了不少功夫。

“对成人,最有效的就是举实例。”任震向记者道来,他们曾到一个工厂去宣讲,其中有些人坐在那心不在焉,他们马上讲了一个故事把众人的耳朵吸引过来:2013年,星子县某小区内因放烟花爆竹误引燃楼道纸盒而引发火灾,住在2楼的一对年轻夫妻因不懂消防知识,一个从二楼跳下去致重伤;一个从重重烟雾中窜出,造成全身60%烧伤,话说到这,众人不禁凝神屏气,“那到底应该怎么办?”消防官兵告诉他们,遇到楼道里发生火灾,先捂住口鼻、躲进厕所,把被子床单打湿,塞住厕所的门缝;逃生时,要一个跟着一个靠着墙、低着头走,“如果那对夫妻能懂一些消防知识,完全能避免受伤。”

共青消防大队把消防课讲得生动有趣、接地气,针对不同的人群,他们有不同的宣讲方法。比如,进社区面对老人,他们就会从一些生活细节入手,“冬天烤衣服,一不小心就容易着火,要做到人走断电”;面对孩子们,就把他们带到队里参观,让他们觉得“好玩”;面对大学生,就组织实战演习,让他们觉得“刺激”。在普法过程中,共青消防队特别注重对小孩的教育,“会组织任课老师、班主任集中培训,让他们逐一告诉孩子,上一堂消防安全课。”任震对记者说,孩子对家庭的影响最大,如若大人在加油站里吸烟,孩子能说一句:“爸爸,你不能在这抽烟。”想必家长们也就不会再犯,“这样普法就事半功倍。”

长期以来,宣传消防安全知识成为共青城市消防大队的常态工作、特色工作,大队的理念是,“如果一个地区的消防车长期停在消防队不出去,那么这个消防队就是成功的。”

一群能战斗的消防官兵

既然普法宣传工作做得如此好,那么实战是不是可以有所懈怠?任震连连否认。记者采访时,消防官兵正在操场训练,“每天都会训练,随时做好奔赴火灾现场的准备。”

2013年11月20日,共青城市最大的化工企业——康泰环保有限公司一处专门堆放医药器材废弃物厂房内的堆积物自燃引发火灾。公司方管理人员隐瞒厂房内还存有装稀硫酸的大铁桶的实情,消防官兵冒险将这些装有稀硫酸的大铁桶全部搬出厂房。在大队官兵舍生忘死的奋力扑救下,半个小时后大火被扑灭。在这起危化品火灾中,消防灭火战斗人员前面是熔炉般的高温炙烤,脚下是浓盐酸、蒸馏残渣混合物。即便如此,他们始终坚守在阵地最前沿,直到大火被彻底扑灭,才撤出阵地。战后,80%的官兵战斗服和皮肤都溅有稀硫酸,伤情不等。

去年,辖区一家鞋品加工作坊发生火灾,有大量人员被困,大队党员干部带头,进入浓烟室内搜索救人,成功救出10余名被困人员。在营救最后一名被困人员时,中队长覃旭华因让出自己的空气呼吸器面罩,吸入大量有毒气体而晕倒,而那些被救群众无一人受伤。

“本职工作永远都摆在首位!”任震如此说。

用法治的力量来消防

近年来,共青城市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全国青年创业园,共青城市消防大队大力进工厂、进园区,消除消防安全隐患。据统计,目前共青城市150余家已入园企业历史遗留隐患已经整改完毕,300多家准备入园的纺织企业,已有100余家符合消防条件或已整改完毕的企业入园,解决了园区企业消防治理顽疾。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共青城市却从未发生一起重特大火灾。任震说,这是大队最引以为傲的佳绩。

学法、用法、普法,共青城市消防大队一手抓自身建设,打造一支铁血之师;一边又把普法宣传教育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始终秉承要把火灾消除在隐患的理念。全队上下都称:“要用法治的力量来消防!”-->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