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九江市第五人民医院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升医疗服务品质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九江日报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提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如何保障群众的心理健康,促进九江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身体更加健康”目标的实现?近日,记者来到了该市唯一一所三级甲等精神病专科医院的九江市第五人民医院。

记者从医院第八届职工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了解到,近年来,该院秉承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积极投身医疗改革,坚持科学发展,不断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持续改善医疗服务体验,深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创新便民惠民的就医举措,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方便、快捷、优惠的医疗服务。并因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弱势群体看病就医等方面表现突出,多次获得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

投身医改让群众看病就医更实惠

医改是一项复杂、艰巨的世界性难题。该院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桥头堡作用,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发动全体党员,带领全院干部职工,积极投身、支持国家医改,并按照省、市医改办的统一部署,开展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从2016年9月1日零时正式全面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和检查等价格,调整诊疗、护理、康复等近千项医疗项目价格,并将核定调整的医疗服务性收费纳入医保报销。从收入结构上看,与2015年相比,该院医务性收入占比为54%,同比提高4%;药占比仅为29%,同比下降3%。从费用结构上看,医疗费用同比增长仅为8%,低于远低于我省确定的14%的控制标准;百元医疗收入消耗卫生材数仅为4.6元,远远低于25元的控制标准。通过医改的推进,医院收入结构得到合理调整,病人看病费用得到有效控制,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得到明显提升,群众从医改中得到了更多实惠。

精神障碍患者是弱势中的弱势群体,保障他们能看得上病、看得起病是该院推进综合改革的着力点之一。在市委、市政府的高位推进下,该院从2012年开始实施贫困家庭重性精神病患者免费救治工程,2015年作为江西省唯一一个全国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城市开展试点。截至2016年底,全市累计登记并录入国家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22139人。据统计,该院累计免费救治36915人次,收治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4998人次,其中流浪精神障碍患者157人次,让他们有尊严地看病就医,也有效减少了这些特殊家庭因病返贫、因病致贫,更为维护社会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卫生健康保障。

打造品质让心理服务更贴心

推进专科专病特色服务。为方便群众按需就诊,达到专病专治的效果,该院增设失眠门诊、焦虑抑郁门诊、老年器质性门诊、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和精神分裂症门诊等5个亚专科门诊。同时,开展康复治疗,推行音乐疗法、工疗、职业技能训练等,帮助患者回归社会。

靠大联强开展医疗技术协作。该院与北京回龙观医院签订医疗技术协作协议,双方开展精神科医疗、护理、科研、教学等方面的协作,为医院转院的精神疾病疑难急症病例开通就诊绿色通道。同时,每年邀请北京、上海、湖南等地知名专家来院教学查房和授课,使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外地专家的诊疗服务。

开通24小时免费心理援助热线服务。为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该院成立专业心理服务团队,开通九江市心理援助热线,为群众提供24小时电话心理咨询服务,积极引导群众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推进心理服务六进活动。该院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组织志愿服务队深入机关、企业、社区、部队、学校、农村,开展心理知识科普宣传,进行面对面的心理咨询活动,为群众全面小康提供强有力的心理健康保障。与部分单位探索开展紧密性心理服务协作,通过开设心理咨询服务站、派出专家上门巡访等方式,帮助他们培训心理骨干,提升心理服务能力。

对口支援让基层精神卫生机构基础更夯实

指导基层精神卫生机构建设。九江市精神卫生防治中心设在该院。该院积极履行职能,牵头成立九江市精神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指导和规范全市精神卫生机构诊治标准和服务行为,推进基层精神卫生机构建设。近三年该市精神卫生基本建设资金投入约2.2亿元,精神卫生机构发展到现在的24家,实现了全市全覆盖。

提升基层精防人员服务能力。为各县级综合医院培训精神科医生、护士88人,并为转岗医生增加了执业范围;为乡镇及社区基层精防机构培养业务骨干300人。先后举办各类培训班16次,培训人次达3000余次,实现了培训全覆盖,便基层精防人员能够诊治精神疾病患者查得全面、诊得准确、治得及时、管得有效。

对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对口帮扶。该院与都昌县人民医院、修水县安康精神病医院签订医疗卫生对口支援协议书、精神病双向转诊协议书,并克服自身医生不足的压力,抽出5名精神科医师到受援单位履行对口支援。通过持续开展协作帮扶服务,该院专家将适宜医疗技术在基层精神卫生机构推广、开展,基层医疗机构技术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降低了基层群众的就医成本。-->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