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最美岸线”入画来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九江日报
-->

8月5日清早,随着客轮停泊九江港客运码头,“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采访团抵达长江由鄂入赣的门户江西九江。

九江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鄱阳湖入江口为长江中游和下游地理分界线,是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也是江西唯一沿江港口城市。江西融入长江经济带,九江是主战场。在两天的时间里,150多名中央、地方新闻媒体记者顶着烈日,分别来到瑞昌市、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浔阳区、湖口县、庐山市、武宁县、庐山西海、都昌县、彭泽县等地,就长江岸线码头整治和岸线复绿、城市改造、民生项目建设、历史文化保护、旅游发展、生态环境保护、鄱阳湖渔业资源、候鸟及江豚保护等方面所做的工作进行深入采访。九江致力于打造百里长江最美岸线,实现水美、岸美、产业美、环境美,一幅幅共抓大保护的百里长江“最美岸线”画卷正在铺陈,也给采访团留下了深刻印象。

“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主题采访活动是由中宣部组织的,以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为主线,活动覆盖长江经济带沿线的11个省市。此后的10多天里,记者们还将沿江乘船而下,深入挖掘生态长江、经济长江、文化长江、民生长江的生动故事。

武宁:好生态让记者们惊艳

8月6日,“大江奔流”采访团赴武宁县采访。从上午11点到武宁,到下午2点多离开武宁,3个多小时的行程,紧张劳累,又收获满满。

采访团一行车览了县城西海湾湿地公园,尔后钻进九岭山腹地罗坪镇长水村,重点采访了武宁推行林长制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全域旅游发展取得的成效。

碧波环绕的小城,漫野披绿的乡村,好生态让记者们惊艳,长途奔袭的疲累被一扫而空。每到一处,即刻投入到采访拍摄中。

在长水红豆饭庄,记者们匆匆扒了几口饭,不等带队人员的招呼,便拉起饭庄老板到屋后的千年红豆杉林中聊了起来。要赴下一个采访点了,东方卫视的记者对刚才的采访觉得存在美中不足,便下车返回红豆杉林补拍画面,直到带队人员再三催促。

武宁的生态建设给记者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百姓都把生态保护写进了家训,可见对生态保护的重视程度。”东方卫视记者陈瑞表示,一进入武宁,就觉得空气特别清新,到长水村这边,千年的红豆杉、百年的山楂树,都长得特别好,村里林下经济现在发展的不错,感觉这个村以后发展农家乐、民宿,前景很好,如果大家以后都往这个方向去努力的话,整个村的经济会越来越好。

看到记者们在中午的烈日下扛着摄像机采访,武宁县发改委主任盛广周很感慨地说,这些记者比农民还辛苦,这么热的中午,农民都会躲躲太阳再下地。

 (柯有凯)

湖口:一泓清水向东流

8月6日,“大江奔流”采访团走进湖口。采访团分为两组,先后前往石钟山景区和湖口县江豚协助巡护点,就湖口县文化旅游工作和江豚协助巡护的典型做法等进行采访。

“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登上石钟山,驻足怀苏亭,苏轼当年探访石钟山,写下的千古名篇《石钟山记》,仿佛萦绕耳畔;古戏台前,正在演绎的青阳腔曲目《百花赠剑》,犹如天籁之音,回荡石钟山;凭栏清浊亭,放眼四望,百里鄱湖和万里长江交汇处,明显的江湖清浊分界线绘制出了一幅蔚为壮观的“泾渭图”……上午,一路参观、一路采写,采访团的记者们啧啧称赞。

下午,采访团对湖口江豚协助巡护相关情况和鄱阳湖连续17年设立禁渔期的现实效果进行了采访。采访团记者们纷纷表示,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大美湖口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充分感受到了湖口在沿江码头整治、水资源保护及长江江豚保护所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湖口县坚决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长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重要指示精神,坚定不移以自我革命精神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在全市率先开展园区生态化改造,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新旧动能转换,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城市面貌和环境质量发生了明显转变,正在积极争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和打造长江最美岸线“湖口样板”。

(李学华张玉周玉虎)

都昌:探访“候鸟王国”的背后故事

8月6日上午,“大江奔流”主题采访团抵达都昌县。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主流媒体20余名记者,对都昌候鸟保护和生态治理等情况进行深入采访。

都昌县在鄱阳湖区,水域最广、岸线最长、岛屿最多、候鸟最多、鱼类最丰、湿地最大、沙山最大,生态环境优良,素有“白鹤世界”、“珍禽王国”、“小天鹅之乡”之称。

上午10时许,采访团成员来到多宝乡洞子李村鄱阳湖候鸟救治医院,重点了解护鸟卫士——李春如与鸟结缘、爱鸟如命,义务护鸟医鸟、救治候鸟的故事。记者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详细记录李春如从而立之年到年逾古稀的护鸟岁月。据了解,73岁的李春如依然奔走于湖畔滩涂,坚守在护鸟医鸟第一线。36年来,经李春如和他的候鸟医院救治放飞的候鸟已有17751只。

光明日报记者周梦爽表示,今天来到都昌,发现这里的生态环境非常好。旁边的湖区就能看到很多的白鹭、夜鹭、苍鹭。它们在水生植物上盘旋,扎进水中捕鱼,说明这里渔业资源非常丰富,整体的生态系统是非常健康的。

人民日报记者何鼎鼎表示,看到李医生和他的候鸟保护团队能够在湖边以一种非常无私的精神,对鄱阳湖生态进行保护,觉得非常难得,希望其他地方也有更多人能像李医生和他的团队一样,站起来,将鄱阳湖水域保护得更好,将整个长江流域进行更好的保护。

随后,记者们还来到鄱阳湖都昌印山水域附近,现场参观候鸟保护宣传活动。上百幅描绘都昌人文风光的摄影作品和十余种候鸟标本吸引了记者们的注意,他们纷纷上前了解都昌的水生态治理,渔业资源保护等相关情况。

(王会治李韧)

彭泽:为“农”墨重彩的现代农业点赞

8月6日,“大江奔流”采访团走进彭泽县。光明日报、央广江西、中新社等主流媒体和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媒体聚焦该县现代农业和生态保护等情况,对该县现代农业“农”墨重彩,精彩纷呈的做法发出了啧啧的赞叹声。

白鹭、树林、田野、蓝天、白云……在太泊湖开发区的白石山旁观鸟亭上,采访团一行现场感受了“白石山上白鹭飞”的壮景。该县农发办副主任钱义凌向采访团一行介绍了白石山近年来生态环境的转变。“该县秉承‘生态为先、产业为主’,以‘农旅’结合为引领,建设具有彭泽特色的田园综合体,加快推进‘一乡一园’‘一村一品’建设,构建‘产地生态、产品绿色、产业融合、产出高效’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把生态优势不断转化为产业优势、服务优势,把‘生态’往深里做、往实里做、往优里做,让‘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农村让城市更向往’的梦想一步步照进现实。”钱义凌向采访团介绍,“如今,这里成了白鹭的‘天堂’,每天在白石山上栖息的白鹭有近5万余只,吸引了大批游客和摄影爱好者。”

现场的美景让采访团的记者们纷纷点赞。光明日报记者鲁元珍说,“彭泽自然生态面貌很好,绿色无污染,对周围长江生态的保护起到了保护屏障作用,把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达到合作共赢。”

在该县现代农业示范园核心区内,放眼望去,星罗棋布的千亩种养基地映入眼帘,集中连片的水域面积彰显着这里养殖业的生机勃勃。在观看了九江凯瑞公司生态综合种养宣传片之后,采访团一行徒步来到种养区的螃蟹精养池旁,现场了解螃蟹养殖情况。

这种“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现代农业经营模式让采访团的记者们眼前一亮。“现代农业的规划和结构,很科学,所有都按照生态的目标和自然的规律,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通过产业带动,达到一个绿色的效果,这种好的做法一定要继续保持。”央广的记者陈屹说。

在该县太泊湖埠头村,一条平坦整洁的柏油路贯穿于整个村庄,道路两旁是整齐的绿化。采访团一行详细采访了该村的新农村建设情况。“以前我在外打工,勉强维持生计,自村里开始推广稻虾稻蟹共作生态模式后,我也乘着这股东风搞起了稻虾养殖,现在承包了一百多亩,纯收入达到了十万多余元。因为村里毗邻万亩基地,农村现如今也大变样,现在幸福感满满。”埠头村村民扶海林面带微笑地说道。

采访团一行对该县新农村建设点埠头村的做法赞不绝口。中国新闻社马秀秀表示,该县的农业现代示范园给她的印象非常好,有组织,有规划,给村民搭建了一个这样的平台产业链。埠头村环境好,风景好,宜居宜业,发展产业的同时还注重生态环保,同时发展经济,切合一种自然状态,给老百姓带来了发展致富的一条道路,这个值得点赞。

(彭琴)

本版照片由柯有凯王会治李韧本报记者邝南先刘家摄-->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