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7年起,全市公墓区清明祭扫实行“三禁”(禁火禁燃禁塑),就是为了进一步革除丧葬陋习,推行文明环保的祭扫方式。今年我市继续实行三禁,并大力推动殡葬改革,记者从市民政部门了解到,2017年我市火化率提高3%,免费火化金额达197.41万元,生态安葬1326具,骨灰堂覆盖66.6%。殡葬习俗改革理念深入人心,都昌县还在全省举办贯彻落实全国殡葬工作座谈会精神会议上作了经验发言。
制定目标力争2020年我市火化率达75%
数据显示,2016年我市火化率仅为30%,而全省平均火化率为38.5%,同时城区居家办丧也死灰复燃。殡葬改革是一场现代文明与封建迷信、科学与愚昧的斗争,是对丧葬陋俗的革命,也是思想意识领域的深刻变革。
为扩大火化面,提高火化率,2017年,我市启动了殡葬改革专项行动,出台了《九江市殡葬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关于进一步推进殡葬改革专项行动方案》、《九江市绿色殡葬奖补激励办法》等文件,进一步明确了殡葬改革的方向、目标和举措。
今年,各地按照要求,制定了火化扩面计划。柴桑区自我加压,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明确在2018年5月1日启动火化“零点行动”。力争到2018年年底,全市平均火化率达到50%,到2019年年底,全市平均火化率达到60%,到2020年年底,全市平均火化率达到75%。据统计,截至2017年12月20日,全市遗体火化7828具,较2016年火化数量多315具,火化率为32.59%,同比增长了3%。
值得关注的是,瑞昌市、修水、永修、武宁等县的殡葬改革工作一直走在全市、全省的前列。以瑞昌市为例,自2004年5月1日启动殡葬改革“零点行动”以来,瑞昌市文明丧葬蔚然成风,火化率保持100%。
开展治理堵疏结合杜绝乱埋乱葬
火化率不高,居家办丧,乱埋乱葬现象自然就会滋生蔓延。乱埋乱葬不仅浪费了大量自然资源,破坏了生态环境,还使得重殓厚葬、盲目攀比、奢侈浪费、大修坟头之风盛行。
2017年10月,市政府出台《全市深化殡葬改革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明确“六个全面”工作专题目标,乱埋乱葬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彭泽县采取疏堵结合的办法,对全县公路沿线范围内5068座乱埋乱葬坟墓进行整治。共投入180万元用于迁坟和购买树苗,规划乡镇集中葬坟点,主要公路沿线可视范围一律不准再葬新坟,对老坟原则上能迁移的迁移,不能迁移的采取植树遮挡方式使其融入与周边自然环境。修水县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开展乱埋乱葬整治,全县共迁老坟13座,遮绿老坟896座,拆除生茔36座。武宁县开展“理顺殡葬秩序,建设秀美村庄”专项治理,基本实现“见绿不见坟”的效果。
同时,市民政局还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市城区骨灰安放管理工作的通知》,从源头上堵塞违规安葬的现象。
持续惠民加大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
从2009年开始,我市就逐步推行惠民安葬。2017年我市又出台《九江市绿色殡葬奖补激励办法》,明确了基本殡葬公共服务免费项目,实行在殡仪馆办丧结账时直接减免、同步结算,所减免的费用由死者生前户籍所在地的县(市、区)财政负担。截至2017年年底,全市困难群众遗体免费火化2229具,免费资金197.41万元。
在惠民安葬的同时,我市加大财政投入,加强殡葬设施建设。永修县投资3150万元新建了全市一流的县级殡仪馆,修水县投入资金800万元,重新建设县殡仪馆的悼念厅、办证大楼、停车场等工程,瑞昌市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兴建骨灰堂,截至目前,全市21个乡镇,已有14个乡镇建有骨灰堂,覆盖面达66.6%,共建成骨灰堂118个,可存放骨灰近2万个,现已安葬近2000个骨灰。我市积极推广瑞昌的做法,加大农村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建设,目前建成500多个,占村委会总数量的32.7%。
树立新风禁燃禁放鼓励生态安葬
2016年,我市民政、发改委等九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推进绿色殡葬建设的实施意见》,建立殡葬改革激励引导机制,把骨灰存放、树葬、深埋、江(河)撒等不占或少占土地的骨灰处理方式,以及土葬改革区采取深埋不留坟头、集中生态安葬和自愿实行火葬行为,逐步纳入奖补范围,鼓励更多群众接受和参与生态安葬。2017年,我市节地生态安葬数量1326具,其中树葬21具、草坪葬36具、江葬8具、深埋278具、格位(骨灰堂)存放983具。
2017年5月1日,市殡仪馆实行禁止燃放烟花鞭炮,以电子鞭炮代替传统鞭炮。7月,我市专门印发了《九江市推动婚丧习俗改革促进乡风文明建设工作方案》和《九江市农村红白理事会建设工作规范》,明确了具体工作标准和规范。都昌县在10月份全省举办贯彻落实全国殡葬工作座谈会精神暨全省殡葬管理人员培训班上就农村红白理事会主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试点工作介绍经验。
年年清明,今又清明。随着绿色殡葬的观念深入人心,殡葬改革也必将逐步推进,最终达到“惠民、绿色、文明”的目标。-->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