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文明创建的“西陵经验”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九江日报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人要成长、要进步,不仅要埋头赶路,更要抬头看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也是如此。

2017年11月14日,湖北宜昌再次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成功实现“三连冠”,那么,一个与九江区位优势、人文历史、经济发展相当的城市,有这样的创建佳绩,秘诀在哪里呢?

宜昌地处长江上中游分界处,建制历史逾两千年,常住人口415万,全市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属巴楚文化交接地带,宜昌在湖北地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位居前列。作为长江中游两端的城市,九江与宜昌有几分相似,九江建城史两千多年,属吴楚文化交接地带,也是典型的码头文化,在江西地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位居前列。

8月22日至24日,八里湖新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指挥部率团来到了宜昌,考察学习了宜昌西陵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经验,希望通过学习,为新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注入新的理念,以标杆为鉴,提升城市人文气质,培养现代市民意识,不断夯实已有的创建成果。

八里湖新区党工委书记徐勇说,这次学习考察就是要“真取经”、“取真经”。党工委委员、调研员杨剑说,要以“庖丁解牛”的精神来学。

考察组一行17人,一路颠簸7个小时,大家都有几分期许:希望透过西陵区这扇窗,在他们的风景里找到八里湖的色彩颜料!

高峡平湖、山水画廊,宜昌的自然风光令人流连忘返。

温文尔雅、和善有礼,宜昌人的文明涵养更是令人赞叹不已。

考察的宜昌西陵区总面积89.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4万,是宜昌的政治、文化与经济中心。

全国文明城市这张烫金名片,让这座城市的人们引以为荣,倍加珍惜。

八里湖新区考察团先后来到了夷陵广场、东门市场、廖家台社区、美岸长堤小区、“三峡蚁工”志愿服务站、嘉明花园、香格里拉小区和石板溪社区等地,实地察看好人广场建设、菜市场改造升级、背街小巷改造、文明社区创建、志愿服务、老旧小区改造和物业小区创建等内容。每到一处,大家认真听取文明创建经验介绍,详细询问创建过程中标准措施、机制建设等具体做法。

西陵区委书记卢斌、区委副书记郑世东分别与考察团进行了经验交流。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总工会主席孙杨,区委常委、区委办主任李扬等领导陪同实地考察。

绿树成荫,道路畅通,高楼漂亮,处处描摹出文明之城的新底色,如果说这是城市的外“形”之美,那么,注重细节塑造则是西陵区深化文明创建的内“形”之美。

在西陵的各个公交车站、电梯口或超市购物,没人吆喝组织,市民自觉排队,秩序是那么和谐井然,登上西陵区任何一辆公交车,有人让座成为习惯。

在车水马龙的西陵街头十字路口,炎炎烈日下,红停绿行,人车礼让,自是一道靓丽风景。

街道到处都能看得到文明创建的公益广告,反映的城市人文风貌的文化墙,图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仿佛走进了流动的“文明教育课堂”。

在城区开饭店的王师傅说起城市的变化时,自豪地竖起了大拇指:“文明创建不仅使城市变美了,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人的素质。”

西陵区是宜昌的中心城区,老旧小区在全市占比过半。普遍存在停车难、社会治安难、环卫管理难、邻里关系难、电梯管养难的“五大病症”,给居民生产生活带来不便,给区委、区政府推动文明创建带来困难。

针对小区这一老大难问题,西陵区把创建主导直接交给了小区业主委员会,小区自治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在石板溪社区嘉明花园小区,小区业委会主任王小萍进行了现场介绍,她对照社区自治展板仔细讲解小区改造前后的对比变化。以前小区还是一个无人管理的杂居小区,2016年6月,小区业委会组建后,采取“党组织领导+民主协商”的模式,让群众做群众的工作,居民通过民主协商,共同制定改造方案,自筹改造资金、自拆违章建筑、自己引进物业公司,实现了从杂居小区到物业小区的成功跨越。

如今的嘉明花园在业主自治下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停车井然有序;监控全面覆盖,平安指数提升;小区规范管理,物业服务提质;外墙重新粉刷,面貌焕然一新。

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总工会主席孙杨介绍说,很多社区在创建之初,也存在政府唱“独角戏”、干部拉满弓、市民当观众的现象。在深入开展创建中,我们渐渐摸索出以业主委员会为抓手,以住户家庭为基点,以小区为单元,以社区、街道为纽带,通过业委会再次把城市居民有效地“组织化”。全区277个小区业委会组建100%全覆盖,网络了9万个家庭、近30万市民、6837名在职党员,成为文明创建的主力军。

区委常委、区委办主任李扬说,小区的创建关键要理清社区、业主委员会与物业管理公司的关系,把标准简化、把责任前移、把任务压实,让文明创建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这几年,西陵区志愿服务活动也是蓬勃发展,崇善向上的“好思想”不断深入人心,奉献爱心的“好人”不断涌现,“好事实事”越来越多。

“三峡蚁工”就是其中之一,在“三峡蚁工”志愿者协会参观时,我们了解了他们的故事。

发起人“喜哥”本名李年邦,今年52岁的他是一名普通的发型师。2015年11月,他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一位外国小伙义务清理河道垃圾的新闻后触动很深:“生长在长江边,我为何不行动起来,也把长江打扫得干干净净呢?”他的善举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据不完全统计,“三峡蚁工”志愿者组织成立近3年,参与志愿活动的市民就超过2万人次,捡拾垃圾总量近700吨。

“三峡蚁工”寓意着我们每一个人就像一只小小的蚂蚁,蚂蚁虽然力量很小,但是当它们抱团在一起的时候,就会产生无穷的能量。

西陵区委宣传部黎副部长告诉我们,西陵区共有志愿服务组织百余个,社区(村)志愿服务活动站79个,注册志愿者34184人,经常性参与志愿服务活动85000人左右,创建多个有影响力的志愿服务活动品牌。

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西陵区多元并举,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市民素质教育活动,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相继开展了诠释和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名言警句和古诗词征集活动,通过打造主题公园、主题广场、主题小区,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亲民化、大众化,内容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开展文明创建群众性宣讲活动,各级文明单位党政一把手进社区进学校、进军营、进企业,开展文明创建和文明礼仪宣讲活动,提高群众对文明创建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支持率。

在辖区广泛设立“师德标兵”、“美德少年”、“优秀党员”等善行义举榜,以“身边好人”、“善行义举”构筑道德高地,传播文明风尚,使广大干部群众择善而从、见贤思齐。

小区的党员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知名人士上墙亮明身份,使他们成为文明创建的带头人。

……

西陵区委书记卢斌说出了西陵区创建的理念:以人民为中心,为民创建、创建为民。他说,西陵区本着这样的创建理念,建立了良好的运行机制,党建引导,各方联动,找准主阵地,抓住创建的关键点,抓住创建的关键部门,把触角深入到基层,任务细化、简化,从而探索出文明创建的长效机制。

通过看、听、学,考察团的同志个个心服口服、受益匪浅。

在返回的途中,考察团就在流动的车厢里召开了会议,大家纷纷发言,普遍感受到收获多、压力大,同时也信心足。

“我们要把以人为中心的创建理念运用到新区来,真正让老百姓得到实惠,有创建的获得感”。

“对比之下,我们的环境卫生工作还要进一步加强,多发挥群众的参与监督作用”。

“建议我们要学习西陵模式,进一步扩大网格员管理队伍,建立文明劝导员队伍”。

……

大家各抒己见、建言表态。

新区党工委书记徐勇在总结中说,这次考察收获很大,大家都深有体会,感受到了文明创建在党建的引领下,得到了群众的拥护,主体落实准、创建措施严、要素保障足,回去后,要形成好的考察报告,作好考察汇报,贯彻落实好考察成果,开创新区文明城市创建新局面。-->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