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九江目前有ofo、hellobike、摩拜、永安行四种品牌共享单车处于投放经营状态,共享单车的出现极大地便利了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得到了解决。但也应该看到,由于管理粗放不到位和市民规范停车的意识不强,共享单车的负面影响已日渐凸显。人行道被单车“截断”、路边停车位被挤占、甚至绿地草坪都难逃被“摧残”的命运……种种不文明现象的出现,折射的是城市管理工作不到位的窘境。
共享单车停放乱象原因分析
单车停放乱象、甚至“单车围城”、“单车坟场”困境的形成,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不需经审批、无序投放。据了解,从利益角度分析,各共享单车公司在一个城市投放单车时只会考虑自身利益,想着如何占领市场提高份额,而不会顾及当地共享单车的实际需求量。
单车公司后续运维管理不到位。由于共享单车具有流动性强、流动区域广的特点,偏远郊区、边街小巷甚至路面上乱停放的单车因单车公司管理人员少难以得到及时规整规范。
城市管理部门管理投入不足。城市管理部门每天的工作十分庞杂,在人手有限技术力量不足的情况下,仅凭微信群等渠道很难对共享单车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
市民文明用车爱车意识较差。少数市民为图方便或者赶时间,在使用完单车后没有规范停放,甚至还有极少数市民恶意破坏共享单车,甚至扔进水沟、湖泊。
大数据下的治理破局
近年来,大数据在物流、金融、个性化服务等领域应用越来越普遍,效果也越来越显著,我们也可以在传统管理方式之外,利用大数据来推动城市共享单车管理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思路着手,利用大数据思维对共享单车的精准投放和随意停放现象进行管理,以此探索一条大数据下的城市管理之路。
统筹分析确定合理投放量。各地方政府应首先明确共享单车行政主管部门,由主管部门联合城管、公安、工商、市场监管等有关部门,加强对共享单车公司的日常管理约束力度,同时要求各共享单车公司做好基础调研工作,根据当地人口、道路、小区分布和数量情况等数据综合分析,确定当地共享单车总需求量,然后明确各家公司投放数量,并要求公司提供单车数量网络实时数据,由主管部门监督,避免各公司相互之间无序竞争、过度投放。
对共享单车公司采取积分管理措施。对所有的公司给以一个相同的基础分,城市管理部门通过日常巡查,对管理较好的公司予以加分,如发现公司未及时整改规范则予以减分,当积分增加到一定程度可以同意其加大投放量,反之则使其缩减投放规模。此举很大程度上将促进公司主动加强对自家单车的管理,从而使城市路面自行车乱停乱放的现象大大减少。
后台分析用户骑行数据及时调配。各地城市可以通过分析统计用户骑行轨迹和取车还车地点及时安排人员进行跨区域调配,单车使用频率较高的路线和停放地点,增加投放数量,闲置率较高的地点减少投放数量,同时,定期清理回收数据平台显示的长期不被使用的单车,减少“垃圾单车”的产生。
设置停车桩和电子围栏。停车桩是城市自行车原有的模式,而电子围栏是通过物联网芯片发射信号覆盖技术,让共享单车只有停放在规定范围内,才可以关上车锁并结束计费。比如固定停车桩的智能芯片仅对30米范围内的自行车可以进行电子识别,只有在这个范围内锁车才有效,这种锁车方式可以大大解决用户随意停放的问题。
给规范停车用户予以奖励。当用户在使用完成并按规定停放单车后,通过上传规范停车后的照片就可获得现金红包奖励或者骑行次数奖励,以此来鼓励更多的用户自觉规范停车,减少管理方和城市管理工作者在单车管理上的时间耗费,使他们把精力放在单车运维和城市管理工作更加需要的地方。
制定共享单车用户信用体系。借鉴支付宝芝麻信用体系制度,通过用户主动上传、他人监督和天网监控相结合,对所有用户的骑行行为自动生成骑行信用分并作为行业公开信息共享,一方面,信用分数高的用户可以退押金后免押骑行或增加免费骑行次数,信用分降低的用户增加骑行押金或禁行一段时间甚至终身禁骑。另一方面,共享信用分的信息可以使其他的单车公司对信用低的客户提高骑行准入门槛或者禁止使用。通过信用体系的制约,可以从根本上转变用户随意停放的不文明行为。
通过创新大数据管理和构建单车企业、用户信用体系相结合,城市共享单车治理难题将得到有效解决,城市管理工作的压力也将得到极大缓解。(作者单位:市执法局八里湖新区执法大队)-->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