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明确提出了全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特别强调要融入长江经济带,坚持生态优先,打造九江绿色发展新高地。随着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纵深推进,沿江地区面临新一轮大开放、大发展的重大机遇。九江是江西唯一通江达海的临港城市,152公里宝贵的长江岸线是我们最独特、最核心的优势资源,因此,必须发挥好江西融入长江经济带的主阵地、主战场、主平台、主抓手作用,因时而动、乘势而为,在融入长江经济带战略中分享政策红利,放大自身优势,拓展发展空间,努力把九江建设成为江西通江达海的门户城市、长江中下游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国际知名的山水文化旅游城市,为共绘新时代江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新画卷谱写浓墨重彩的九江篇章。
厚植发展理念,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区。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指示精神,弄清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战略性、重要性、紧迫性,时刻保持认识上的清醒,行动上的觉醒,以更大的力度、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举措,切实把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重要工作抓实抓好。从目前来说就是要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通过探索创新,先行先试,率先走出一条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提出了具体的目标思路,这就是打造“三区两带一高地”,即建设全国产业园区转型升级示范区、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先行区、生态环境治理机制创新区,百里长江风光带、万亿临港产业带,内陆开放合作新高地。我们一定要按照这一目标定位,全力做好各项工作,走出一条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协同推进的新路子,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提供九江模式。
放大沿江优势,打造百里长江最美岸线。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要求九江要把这项工作摆在突出重要位置,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我们必须以最坚定的决心、最严格的标准、最有力的举措来推进。一要抓好沿江规划修编,着眼打造“百里风光带、万亿产业带”的目标。启动编制新的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控制性规划。二要抓好沿江污染治理。坚持“三水”共治,水岸联治,系统整治。要加强河岸治理,巩固非法码头、采砂、排污、采矿等整治成果,坚持不懈抓常抓长。要加强陆域治理,抓好入河口清理、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矿企业污染、城镇生活污水、畜禽养殖污染、农村生活垃圾及污水、农业面源污染、船舶港口污染的综合防治。三要抓好园区生态化改造,做到不引小化工企业,沿江一公里内不允许布局化工企业;5公里内不再新建化工园区,对所有化工企业进行梳理,实施关停并转。
强化目标举措,推进区域航运中心建设。区域航运中心,不单是一个多式联运的交通平台,更是区域经济的承载平台,还是现代服务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起跳平台。为此,必须加快推进航运服务中心建设,打造集疏运体系,管控好岸线资源。开展精准招商,引进一批有品牌、有实力的航运物流龙头企业,加快推进港航企业兼并重组,打造品牌。加快特定进口商品指定口岸的申报建设,综合保辖区要紧盯不放,及时跟进。同时,要加快发展跨境电商、物流园,加快瑞昌港、彭泽红光港对外开放。真正把九江打造成长江中下游货物中转集散中心、水运价格指导中心、运输交易结算中心。
抢抓历史机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新时代的长江经济带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样板,是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一个新引擎。沿江既是九江的生态屏障,也是产业高地,必须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让产业结构新起来,发展质量高起来,牢牢咬定“百千万”目标不动摇,抓住“创新驱动发展”不放松,促进产业加快转型升级。要大力推进“555”工程,加快五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早打算、早准备、早行动、主动转、加快转,全力转,转出中高端、转出高质量、转出好效益。要培育壮大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商选资要有目的、有方向、有重点的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引进培育新的产业龙头。引资、引技、引才、引智、引平台相结合。要着力打造五大特色千亿产业集群,制定更有个性化、更具针对性的产业扶持改策,加大力度引进产业项目,促进产业集聚、集群发展。
(作者系市委党校副校长)-->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