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讲的“两比”是指“性价比”与“乐价比”。“两比”与人生至关重要。
什么是“性价比”?性价比是“商品性能值与价格值之比”,也就是“划算不划算”?这是个市场概念,把它推广到人生各个方面,有些事情可讲性价比;有些事情不能讲性价比。因为人生不等于市场。人生的“性”不等于商品的性能,人生的“价”不等于商品的价格。有些人事事讲性价比,做事要出力少,时间短而工资高;读书要功课少,不费力而出路好;甚至谈恋爱要攀高附贵,有利于事业的发展,有利于人生的开拓:婚姻,当然最好是嫁入豪门或娶富家女。这就把性价比庸俗化,把人生市场化,事事利字当头,凡事都先从利考虑划算不划算。
那么人生应怎么讲性价比呢?人生可以而且应当讲性价比。但是人生的性价比要从大处去讲,从根本上去讲。人生几十年,如何充分利用这几十年的人生把它的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到最高,是头等大事。如果这件事情没想好,稀里糊涂地过一生,那就是一件最不划算的事。试想,人生的得失能够像商品那样量化吗?不能。有时候连界定都很难。看来是得的,实际可能是失,暂时是得的,长远可能是失,得之于此的,可能失之于彼。人生讲性价比就只有抓住人生价值这个根本。比较具体点说,儒家讲究义利之辨,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人生不能只讲利而不讲义。看来,人生需要的性价比,可概括为一句话“君子喻于义。”这个义正是人生价值的重要内涵。
再谈“乐价比”。乐价比是一个心理学名词,意思是简单的东西带来的快乐很多,很划算,很实惠。有的财富多了,年进账以千万、亿万计,但不及一两万收入的人来得高兴;有豪华住宅有高档车子,还不及安步当车蜗居一隅的人心态平和。他们“性价比”高了,但是却少了生活中极重要的元素,就是“乐价比”。讲究“乐价比”的人,能够珍惜蕴藏平淡里的小幸福,以够用就好,知足常乐为座右铭。他们具有积极乐观的心态,对什么都看得开。不少人对社会生活的快节奏、工作的焦虑感、信仰的找寻,信念的塑构,都给人带来极大的压力。在紧张的生活中,很容易陷入焦虑和迷惘。但讲究“乐价比”的人却乐观,活出了愉快的精神,活出了快乐的寿命。人生历练,生活领悟,往往会简单到复杂,再由复杂到简单。你要生活得随意些,就只有活得平凡点,要活得快乐些,就只有活得简单些,就得有点世界很复杂但我要简单的心境。这与幸福的微积分同理,些小的幸福组合起来便是大乐趣。如同米兰、桂花,花开很小,但组合起来,也是香气冲天,气势浩大。人哪有许多大幸福降临于你呢?不少的幸福感是在降低幸福预期甚至苦中作乐的基础上获得的,没有太大的野心,知足常乐,这却是明智的选择,是走向快乐的通途。
生命是一个磨损的过程,要想减少损耗,快乐就是润滑油,而“乐价比”就是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也是一种可以酿制的幸福指数。譬如有的东西在别人眼里也许性价比很高,但是它是不是能够给你带来真正的快乐,恐怕未必!一杯清水平淡无奇,但对于沙漠中的旅人而言,一杯水足以救一条命,它的“乐价比”是与生命等值的。太多的人不快乐还表现在羡慕别人上,如泰戈尔有诗云:“云儿愿为一只鸟,鸟儿愿为一朵云”!有的人当过官,有过职,还停留在过去的往事中,还学不会“看得惯,想得开,忘得快”。这就常常有不平不安不服的种种情绪出来了。幸福是比出来的,而且得向下比出来的,总是和官人富人高人比,往往没有“快乐比”可言了。
人的欲望是匹总也找不到驿站的野马,知足常乐,自得其乐,才是安身立命的栖息地,是一种含量高的“乐价比”。
帮助别人,自己欣慰,又是一种高层次的“乐价比”快乐是一种能力,是一种智慧。“乐价比”的观点和实践告诉人,老是感到不快乐,不幸福的人,不是幸福感在降低,而是由于他们追求幸福的标准在不断地加高横杆,挡住了人们逍遥快乐的跳跃。把这个标准降低以后,你就会发现河有两岸,币有两面,生活有挺快乐的一面。常说性格决定命运,心态也主宰命运,心态平和,宠辱平静,就拥有至为可贵的“乐价比”,眼前就会时有春色涌现,让人感到春色无限;生活中的不少人以“乐价比”自况,倡导回归自己的心灵,固守精神围城,尝试用快乐来衡量身边的每一件事物,过好每一天,在心理上感觉“物超所值”。在这种超然心境、悠然心态下生活,倒是小小的幸福会常来敲门,淡淡的快乐会时来拜访!-->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