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现了持续40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书写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辉煌篇章。40年风雨兼程,九江与全国一道,深化改革、勇于开放、锐意创新,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改革开放40年来,九江GDP持续高速增长。GDP总值从1978年的84901万元跃升到2017年的2413.63亿元,增长了284.29倍。1978-2017年的年均增长率为7.1%。同时,全市财政总收入由7778万元提高到461.2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由13572万元提高到2730.9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39668万元提高到739.21亿元,全市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改革开放40年来,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从贫穷到温饱,再到整体小康的跨越式发展。从1978年到2017年,九江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16.7元增加到32592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36.48元增加到13303多元。普通高校在校生数由938名增加到9.27万人,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基本医疗保险、社会养老保险从无到有,分别覆盖502.18万人、192.20万多人……同时,经济的快速增长助力九江在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科教文卫等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取得诸多辉煌成就,极大地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对外开放成果斐然。九江作为江西唯一的通江达海城市,扩大开放是九江发展的必由之路。九江被列入中国第一批沿江开放城市,迈开全面开放之旅。九江港由40年前的一个小码头发展为长江经济带上重要对外开放口岸,2016年年货物吞吐量1.13亿吨,已稳步跨入亿吨大港行列。2017年全年进出口总额345.33亿元,全年实际利用外资达19.84亿美元。对外开放使九江抓住了经济全球化机遇,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全面融入国际经济体系,不仅实现了经济的快速腾飞,而且推动了经济体制的改革转轨,加快了技术进步和产业提升。
40年来,九江人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扩大开放,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从温饱不足向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转变。今天,站在新的起点,九江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以担当实干的精神,开启富裕美丽幸福的新征程。
坚持市场体制与政府作用并重,推动形成现代经济新体系。坚持市场体制与政府作用并重,“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市场是配置资源最有效率的形式,它通过交易环节把各类市场主体联结在一起,并通过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等机制对市场经济主体的行为进行调节,进而影响和引导资源要素的流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要大力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努力形成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的局面。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用改革激发市场活力,用政策引导市场预期,用规划明确投资方向,用法治规范市场行为。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推进简政放权,深化权力清单、责任清单管理;创新和加强监管职能,利用新技术新体制加强监管体制创新。同时优化服务,降低市场主体的市场运行的行政成本,促进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新能力。
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新理念。十九大报告指出:“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发展经济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根本途径,必须坚定不移地推动经济发展。同时,发展经济,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不走“先污染后治理”和“边污染边治理”的老路。
当前,我们要抢抓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的机遇,打造九江“三区两带一高地”,即建设全国产业园区转型升级示范区、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先行区、生态环境治理机制创新区、百里长江风光带、万亿临港产业带、内陆开放合作新高地。打造百里长江最美岸线,致力实现水美、岸美、产业美、环境美。
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拓展国民经济发展空间。利用外资不是简单引进资金,更重要的是引进外资搭载的先进技术、经营理念、管理经验和市场机会等,带动企业嵌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坚持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提升利用外资的技术溢出效应、产业升级效应,加强在创新领域的多形式合作,促进经济迈向中高端水平。
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促进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从贸易到投资、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是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在提高引进来质量和水平的同时,支持企业积极稳妥走出去,带动商品和服务输出,助力九江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作者单位:市委党校)-->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