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小记者有了大舞台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九江日报
-->

赤日炎炎,热浪滚滚,2016年九江市优秀小记者评选活动同样热气腾腾。活动自今年5月底正式启动以来,一直都是热度不减,社会各界热切关注,截至7月19日活动结束,投票数高达566577票,访问量飙升217613人次,单个选手获最高票数达26825票。

市小记者协会组织的优秀小记者评选活动为啥这么火?教育界人士认为,评选火是缘于协会火。据悉,市小记者协会目前有近2万名小记者,其官方微信公众号订阅人数突破10万,其人数之多,规模之大,影响面之广,均为江西省第一,沿江同类城市翘首。短短四年间,市小记者协会制造了媒体介入教育快速发展的神奇,尤其在传统媒体面临新媒体挑战的大背景下,其背后的成功经验究竟给人哪些启示?

启示一:以受众为本吹响提升青少年媒介素养的集结号

早在20世纪30年代,英国学者就提出媒介素养这一概念。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将其定义:媒介素养是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映能力。

在信息大爆炸时代,各种媒介无处不在,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了相当深刻的影响。而中小学生身心处于发展期,价值观尚在成形期,尤其容易受到媒介的影响。“我们要进一步引导他们全面认识媒介,正确看待和使用媒介,并通过媒介认识世界、理性表达、发展自我。因此,提升中小学生的媒介素养显得尤其重要。”九江一中校长万金陵分析。

提升中小学生媒介素养,媒体责无旁贷。传统纸媒作为最早出现的新闻媒介,至今仍是大众传播媒介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教育大众以及提供娱乐等多项功能。“当前,媒体受众细分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中小学生作为传统纸媒特殊的受众群体,如何加强与他们的良性互动、提升其媒介素养、更好地为他们服务,是纸质媒体不得不面对的一个话题。”九江市小记者协会负责人如是说。

2012年9月,九江日报社携手市教育局,正式挂牌成立九江市小记者协会。立足受众需要,提升青少年媒介素养。市小记者协会定期邀请资深记者、知名学者、作家、老师定期开展培训讲座,传授新闻基础知识。与此同时,分批组织会员到报社实地参观学习,与“大记者”面对面交流,了解报纸的运行机制,参与报纸内容制作,对部分媒介信息进行采集、组织、加工、传递,培养其一定的新闻操作能力。为开拓中学生的新闻实践渠道,及时反映中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帮助他们提高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小记者协会还在各校初中部成立小记者班,将小记者班打造成为所在学校的特色教学班。

启示二:以活动为基搭建中小学生快乐成长健康成长的大本营

7月23日上午,市小记者协会组织百名优秀小记者候选人来到抗洪部队临时驻扎地——位于都昌县鄱阳湖堤坝附近的北山乡横山小学开展暑期向抗洪部队官兵献爱心慰问活动,给抗洪官兵送上慰问品和最崇高的敬意。“这样的场面我平时只能在报纸和电视上看到,今天我却有幸能与抗洪英雄零距离接触,心里真的感到特别高兴和激动。”小记者范秋敏道出切身体会。

这是暑期以来市小记者协会组织的第3次小记者慰问抗洪官兵活动。孩子们通过与抗洪英雄零距离接触,真切地感受到人民子弟兵才是最可亲可爱的人,也丰富了他们的假期生活。很多家长也对活动纷纷“点赞”:这样的活动意义深刻,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懂得感恩、懂得付出,感谢小记者协会组织这样的活动,希望有更多机会参与活动。

公益之心,永不停止。作为一家非营利性公益性组织,协会自成立以来,先后组织了500余次有意义的课外活动,迅速成为我市中小学校开展素质教育、活跃学生第二课堂的又一重要平台。协会坚持月月有大活动,周周有小活动,其中公益活动成为主打活动,不断提高青少年的参与性与互动性,先后成功开展“走名企、访名校、看名院”大型采访活动,让小记者们深入社会、感受生活,熟悉著名企业的经营管理,了解知名学校的校园生活,走进白衣天使的日常工作。

2013年4月起,市小记者协会还先后成功策划实施了“爱我家乡”之走进山水武宁、聚焦八里湖新区、感受鄱湖美等系列采访采风活动,开展了“小记者上两会”“绿色创森林,美好家园”征文比赛、“慰问抗洪官兵体验农耕文化”、“童眼看节水”等一系列活动,通过实地参观、采访,在开阔小记者眼界的同时,也加深了他们对九江的了解,极大地激发他们对美丽家乡的热爱之情。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每次举办活动时,他们都会建立家长老师微信群,现场直播活动情况,与家长老师在群里即时互动交流,深受家长老师的好评。

借助报纸这一载体,小记者爱心公益卖报活动也已成为协会的常态性活动,通过上街卖报交流,孩子们更懂得生活的艰辛,懂得珍惜劳动成果。自公益卖报活动开展以来,已捐义卖报款十几万元。曾为九江市福利院、九江县江洲希望小学等捐助善款8000多元;四川雅安地震后,小记者协会迅速组织小记者开展“我为雅安献爱心”主题卖报活动,5天时间筹集善款6000多元,并全部通过市红十字会捐献给了四川灾区,极大地激发孩子们的爱心。

启示三:以创新为媒开辟全媒体多渠道传播的新路子

成立四年以来,市小记者协会坚持网络构建系统化、会员平台多元化、协会活动常态化、立体服务亲民化等“四化”同步,积极构建媒体、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探索出了一条有效提升中小学生媒介素养的新路子。截至目前,全市147所学校小记者站已挂牌成立。

以协会为纽带,九江日报社整合旗下媒体资源,分别在《九江日报》《浔阳晚报》上开辟《读者俱乐部》专版,及时刊发协会动态消息,关注会员健康成长。此外,每周四《浔阳晚报》“小荷尖尖”栏目也成为小记者们展示自我的阵地,集中刊发小记者的新闻、散文、诗歌、图画等作品,大型活动则以整版形式刊发小记者们体验生活的优秀作品。继2012年出版首部小记者文集《小记者看大世界》免费发给全市小记者后,2013年、2014年又出版了第二,第三部小记者文集,为会员提供一个展示“新闻成果”的载体。

传媒风云变幻,小记者协会协会主动适应新型媒体发展趋势,整合各方力量,花大力气做精做强小记者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让小记者们借助网络平台,全方位展示其在写作、绘画、书法、摄影等方面才艺。公众号栏目多样、更新频繁:传播教育资讯,推荐好书好文;展示会员风貌,关注成长成才;推送协会信息,发布最新动态……丰富多彩的内容深受孩子和家长们的喜爱,目前订阅人数已突破十万,实现了“小手”与“大手”心手相连、“线上”与“线下”良性互动、“新媒”与“旧媒”同频共振,另辟蹊径开辟了媒体传播的全新渠道。-->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