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引育创新链提升产业链搭建人才链

2022年01月28日 10阅读 来源:九江日报

聂妍婧

春节前夕,微医集团董事长兼CEO廖杰远一行来到赣江新区考察参观,一个多月后,微医集团互联网慢病管理产业基地项目签约落地赣江新区。

去年以来,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产业关联度高的项目相继落地赣江新区。数据显示,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赣江新区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206个,总投资达1905.6亿元,其中投资20亿元以上的产业项目21个、50亿∽100亿元项目7个、百亿元以上项目3个。

面对疫情影响,赣江新区千方百计抓项目、促投资,交上了一份亮眼的答卷,签约项目数量和质量均取得前所未有的突破,展现出强大的增长后劲。

以平台思维做乘法依托创新链培育产业链

科技创新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支撑。赣江新区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以市场化方式与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创新团队、龙头企业等合作,积极引育新型研发机构,探索出一条以新型研发平台引领企业、资本集聚的招商引资新路。

江西省道地药材质量评价研究中心坐落于赣江新区直管区——中国(南昌)中医药科创城,由新区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共同筹建,力争打造全国权威中药材检测平台和中药材认证体系,同时将为相关企业解决各类技术难题,并与企业开展技术合作等,实现成果转化、互利共赢。

为实现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三链”融合发展,赣江新区引进中药国家大科学装置预研中心等3个“国字号”创新平台,并吸引一大批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创新团队设立多个新型研发机构。中医药科创城建设两年多以来,重点科创平台就已快速发展至24个。

数据显示,赣江新区成立近五年来,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翻了5倍,省级以上研发平台数量翻了近7倍;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以及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以改革思维做加法探索招商引资新路径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赣江新区努力破解开放型经济发展中土地、资金、人才、项目等方面的制约瓶颈,创新招商模式,让投资更顺心、更舒心。

——探索资本招商新模式,破解成长型项目落户难题。

今年初,由赣江新区和江西省发展升级引导基金共同设立、总规模10亿元的赣江新区绿色产融基金完成首笔项目投资。此次投资由绿色产融基金联合社会资本方鸿博基金共同出资8000万元,用于支持3个鼻喷雾剂仿制药开发,产品成功上市后将在新区实施产业化。

“通过市场化运作,带动社会资本投入,进一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同时还能显著降低投资风险。”赣江新区开发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谢望津说,像这样以产业基金为媒,引进优质第三方企业,正成为新区探索科技招商的新模式、新路径。

2020年,赣江新区以产业引导基金赋能招商,先后签约广州博济、明峰医疗等重大产业项目9个,总投资约200亿元。

——探索新型产业用地“M0”新模式,破解科创型项目用地难题。

“科创型项目用地需要具备无污染生产、研发、创意等新型产业功能,其配套设施用地需求较大,具有一定特殊性。”赣江新区自然资源局副局长高骅介绍,赣江新区为此再推创新举措——出台《中医药科创城混合产业用地(M0)管理办法》。

根据管理办法,在单宗M0土地内,可配置产业用房、科研用房及配套服务用房,科创型企业在单宗土地上可实现研发、办公、生产一体化集成,更有利于要素聚集,加快推动产学研一体化的科创项目落户。高骅认为,这是赣江新区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又一次改革创新示范。

——探索开发性PPP新模式,破解政府在片区整体开发中的投资运营难题。

日前,赣江新区全面启动9.13平方公里的中国(江西)中医药国际生态科技城建设。“这是赣江新区与知名央企合作,采取政府不举债、不担保、不兜底的开发性PPP模式,共同打造智慧新城,总投资不低于300亿元。”中医药科创城管委会副主任黄浩介绍。

引进大型央企集中连片开发,吸引社会资本共同出资打造白马庙片区5G健康小镇;与江西省人社厅推进“国家级技能人才培养综合园区”建设……赣江新区以“统一规划布局、整体打包基建、企业以商招商”为路径,大力推进开发性PPP模式,有效加快片区建设步伐。

“我们将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加速科技创新成果孵化转化,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赣江新区财政金融局局长秦鼎坤说。

以服务思维蓄后劲营造创新创业生态新模式

科技创新,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自2018年7月出台“人才新政50条”以来,赣江新区已实施三批次“赣江海智”“赣江创新”“赣江创业”“赣江杰青”人才专项计划,共计1385名各层级人才入选,含国家级人才38人、省级领军人才44人,已陆续兑现各项人才政策资金3000余万元。

2020年,赣江新区直管区从国外和省外新引进高层次人才156人(含柔性引进17人),其中省部级以上人才工程入选者3人、副高职称以上人才5人、博士28人,呈现出“产业聚人才、人才兴产业”的生动局面。

“我们坚持以最优的政策、最好的服务吸引和留住更多高端人才。同时,坚持以用为本、以实为要,依托人才链提升产业链,促进人才与产业的深度融合。”赣江新区创新发展局局长刘仁羿说。

围绕产业建平台,搭建平台聚人才。伴随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中药科学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江西分院等国内顶尖科研机构先后落户新区,新区高层次人才虹吸效应逐渐迸发:世界生物医药领域的领军人才——黄璐琦院士、周宏灏院士通过项目与新区开展合作;杏林白马生物医药研究院成功引进高级研究员担任院长兼技术总监,致力于突破企业技术瓶颈……

随着一批重大创新平台和产业项目先后落地,一批高层次人才纷至沓来,人才链推动创新链、引领产业链,赣江新区的产业体系愈发完善,产业层次逐步向中高端跃升,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正加速形成。

数据显示,自成立以来,赣江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6%,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7.7%,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3%,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14.4%,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进位赶超,位居国家级新区中上游,呈现强劲的发展态势。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