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报业融媒记者 黄梦如
去年以来,市妇联在市委的领导下,结合工作实际,在全市推动各县区配备村妇女小组长,有效延伸基层妇联组织服务各层面妇女群众的手臂,打通了联系服务妇女群众的“最后一百米”。目前,我市各县区的村妇女小组长全部配齐,实现配备“全覆盖”。
抓试点强示范严把队伍“质量”关
为贯彻落实省妇联关于村妇女小组长配备工作的系列指示精神,我市选取共青城市作为全省配备村妇女小组长工作试点县进行试点探索。在试点取得较好成效的基础上,该项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全面铺开。各县市区积极主动作为,科学确定村妇女小组长设置标准、产生方式和主要职责,准确把握配备工作的时间节点和任务要求,多措并举,确保村妇女小组长配备工作落地见效。
深入调研摸家底。通过发放调查表、举行座谈会、走访村小组等形式进行调研,并广泛听取组织、村建、民政等有关单位负责人、乡镇领导(干部)、村民代表的意见建议,为科学制定工作方案打下基础。分类施策抓推进。为方便村妇女小组长选举工作的开展,对部分村民小组因居住地搬到了一起,一部分村小组由于历史原因,村民人数较少,且村小组地理位置临近的进行合并选举;对部分村数个村民小组整体搬迁至两个较大的安置点,形成两个新的集中居住区,结合实际整合选举。
2020年初,为降低疫情对推进配备工作的影响,通过召开视频会议、微信群发动各地,采取妇联推荐、村民自荐、组织备案等方式开展工作。各地在酝酿村妇女小组长人选时,坚持把政治素质放在首位,注重从抗疫积极分子、创业女能手、女党员、退休女医生女教师等妇女中发现和酝酿人选。同时,通过深入动员、广泛推荐和组织审核等形式,让妇女群众积极参与妇女小组长选举,有效提升了妇女小组长的当选率。
抓培训强作风严把“组长”管理关
为进一步发挥好村妇女小组长的作用,通过以会代训、一事一训、网络培训、讲师志愿团下村轮训等方式,对村妇女小组长进行全面培训。建立村妇女小组长交流微信群,及时推送上级政策和要求,引导快速进入工作角色,明确自身“六员”职责。部分县区给妇女小组长颁发聘书和联系卡,开展优秀村妇女小组长评选活动,提升归属感和责任感。
建立教育培训机制、工作交流机制、关爱帮扶机制、考核激励机制。各地根据实际情况,拟定考核方案或细则,由县区妇联牵头,乡镇、村党组织纳入党建考核内容,根据考核结果给予落实有关待遇;市、县妇联开设“夸夸我们的妇女小组长”专栏,设立小组培训、清洁家园、妇女创业项目,推动在基层履职尽责;对优秀妇女小组长及时作为村“两委”换届的推荐人选,激发干事热情。
抓落实强待遇严把组织“力量”关
争取上级支持,加强与组织、财政、民政等部门沟通,协调落实村妇女小组长配备和经费待遇保障工作。根据要求,由各县(市、区)财政落实村妇女小组长工资待遇,县乡两级列入财政预算,参照现有村民小组长实际年收入的70%执行,由乡村妇联协调发放,保证人员配备后留得住、愿做事。
经过层层动员,五级联动,市县乡深入基层一线调研督导,做到村妇女小组长应配尽配。截至2020年5月底,我市共配备村妇女小组长22362名,配备率100%,实现了各县区配备“全覆盖”,打通了联系基层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激活了神经末梢。
如今,各地的村妇女小组长活跃在最基层妇女群众周围,她们用行动当好政策路线的“宣传员”、社情民意的“信息员”、乡风文明的“先行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妇女致富的“引导员”、排忧解难的“服务员”,使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妇女能够及时得到帮助,感受到妇联组织大家庭的温暖。2020年,各地村妇女小组长更是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乡村环境整治、殡葬改革、防汛救灾等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为服务好基层群众贡献了一份“她力量”。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