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枸杞头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九江日报
-->

荠菜、枸杞头、马兰头这些野生的,没有被污染过的野菜,对于居住在城里的人来说,是春天里的稀罕物,就是在我们农村,也被人们誉为春季三鲜呢。

美食圣手汪曾祺先生《故乡的野菜》一文中,对枸杞头有一段描写:“春天的早晨,尤其是下了一场小雨之后,就可听到叫卖枸杞头的声音。卖枸杞头的多是附近郭村的女孩子。”我估计,那可能是南方枸杞头较多的缘故吧。但在长江以北,特别是黄河北,却极少见到有叫卖枸杞头的。在我们鲁西南的老家,小麦地头或山上的沟壑里,会零星地散落着稀疏的枸杞棵。干完农活的人们,巧遇枸杞头,顺手掐一把回家,也是稀罕得很。

《诗经》中写到的野菜多达几十种,有:荇菜、卷耳、芣苢、蕨、薇、苓、芄兰、谖草等等,那些描写采摘野菜的景象是那么美丽,勾人魂魄。乍暖还寒的时候,那些走在乡间小路上的女子,长长的裙装被微风吹拂着,挎着竹篮,且歌且行。她们闻着野菜的清香,弯下腰来不停地采呀采呀。关于枸杞头,《小雅·北山》中写道:“陟彼北山,言采其杞。偕偕士子,朝夕从事。”《小雅·杕杜》也写道:“陟彼北山,言采其杞。王事靡盬,忧我父母!”

这两篇中“言采其杞”的“杞”字就是指枸杞。所采充饥之物当然是枸杞叶及枸杞子。这两首诗充分表明,我国民间采食枸杞的历史源远流长。

枸杞头,就是枸杞最上端的嫩芽,凉拌或爆炒,是早春里极佳的野味美食。南方多枸杞,枸杞头也是成束出卖的。1991年早春,我在常州参加一个为期半个月的学习班,一次吃完早点,转身到附近一个菜市场里闲逛,有几个摊主家的柜台上摆着扎好的枸杞头,那颜色看起来,翠绿翠绿的,好生让人喜欢!

在常州的几日,我是断然不会放过品尝枸杞头的机会,就打听到一家做枸杞头有名的老字号的小店,特意过去品尝。小店外观古色古香,店面里的布置有浓郁的江南韵味。我们点了清炒枸杞头及其他几个南方菜。枸杞头端上来,单看这盛菜的盘子,就有几分诗意。青花瓷盘里一叶墨绿的镂空留白的莲花纹散开来,盛着绿绿的枸杞头,先不说菜的味道,单就是这,亦有几分醉意了!

那青青的枸杞头被爆炒过后,油汪汪的,却又显得更加翠绿,吃一口,先是有涩涩的微苦,再品,它自然的清香立刻在味蕾中散开,现在想来,还有一种垂涎欲滴的感觉。第一次在南方品尝枸杞头,那菜的颜色、味道、形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难怪陆游对枸杞头称赞道:“松根茯苓味绝珍,甑中枸杞香动人。劝君下箸不领略,终作邙山一窖尘。”

唐宋以后,枸杞头在南方不仅是普通人家的小家碧玉,而且成为名流大家们所称赞的一道名菜。宋人林洪《山家清供》中记载有一道野菜名为“山家三脆”,以嫩笋、小蕈、枸杞头入盐汤焯熟,同香熟油、胡椒、盐少许,酱油拌食。或作成汤面以奉亲,名为“三脆面”。曾有人作诗云:“笋蕈初萌杞采纤。燃松自煮供亲严。人间玉食何曾鄙,自是山林滋味甜。”此诗大约只有独爱美食的饕餮客才可体会对枸杞头的溢美之词。

再后来,《红楼梦》六十一回里,宝钗和探春就专门点了个油盐炒枸杞芽儿吃,为此,给了大观园内厨房主管柳嫂子五百钱。想必是山珍海味吃腻了,馋枸杞头的清芬与鲜嫩吧。其实,那才是真正春天的甘美与馨香啊。

我老家的唐王山上,野菜野果有几十种之多,数量也可观,但野生的枸杞不多。后来,在我的精心呵护下,给它们施肥、移栽,数量已经逐年增多。枸杞有个大多人不知道的特点,它初夏开花结果后,盛夏大暑天会落叶,到秋凉时再生一茬儿,接着开花结果。于是,枸杞头一年中还可以吃第二次,但口感远不如早春的好,秋季的枸杞头清香味道还在,只是口感上没有那么爽滑了。

枸杞头无非就是凉拌或清炒,再就是切了细细的猪肉丝汆汤。我喜欢凉拌着吃,这不仅能体现出它的清香味道,还是食疗的最佳野味。《本草纲目》中,把它列为本经上品,说:“春采叶,名天睛草;夏采花,名长生草;秋采籽,名枸杞子;冬采根,名地骨皮。”我们实际在平时食疗的时候,最常用的还是枸杞头和枸杞子。枸杞头能清肝热,清内火和虚热。《食疗本草》中记载枸杞头的功效有坚筋耐老、除风、补益筋骨和去虚劳等药效。

我工作的学校,东南面靠院墙有一块空闲地,前几年我从唐王山上移植了一棵枸杞,栽植到空地里,地力足,再加上枸杞树泼辣易活,长得也极快,几年的时间,已是爬满了墙头。每年春季枸杞头正嫩的时候,我却舍不得掐着吃了,全当花儿养着吧。四月底枸杞棵就该开花了,每每散步到此,看到那娇艳的紫色花朵,内心充满幸福的甜蜜。-->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