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李华
汪雪松是市同文中学一位普通却深受学生喜爱的老师,他大学毕业后就走入同文校园,三尺讲台一站就是二十五个春秋,送走了一届又一届学生,他谦逊、博雅的气质也影响着他们一生。
教好书
汪雪松在学校里永远是带着谦和的微笑去面对每一位学生,很容易让学生产生亲切感,所以学生们也都会亲切地称呼他“松哥”,当然同学们对“松哥”的喜欢主要还是因为他的历史课,二十几年的历史教学经验让汪雪松形成自己独特的方式。
历史课堂上必须轻松活跃。敢说、敢问、敢争是他上历史课要重点培养的学生能力。汪雪松告诉所有同学不用拘谨,可以不用怕打断老师上课,随时提出自己的想法,可以不必为了记完整笔记错过老师精彩的历史典故,可以不必因为其他作业太多而最后熬夜敷衍完成历史作业。他总能发现那些又紧张又胆怯的同学,他会微笑着走到面前鼓励并引导同学顺利完成问答。为了锻炼每一位同学,他甚至会用两三节课时间让全班同学依次走上讲台讲一个历史典故,虽然不少同学会紧张地冒汗、忘词、手足无措,但是从此上历史课,他们不再紧张甚至还很期待。汪雪松之所以这样做是要让大家先对历史产生兴趣,没有兴趣只会让历史课变得枯燥无比、奇难无比。
课堂外的兴趣培养同样重要。汪雪松会要求学生回家主动观看时政新闻、了解国内外重大事件并和家长就事件展开评论,既锻炼孩子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又使得家庭氛围变得更和谐更融洽。历史是一门综合性知识性学科,光靠死记硬背绝对学不好历史,只会对历史产生厌倦抵触,这样肯定会影响到中考成绩甚至是影响到高考的选科。
学习历史不光是为了中考。虽然中考很重要,但是历史学科不存在谁学得好和坏的区别,只有你掌握知识多和少的区别,只有你愿不愿意成为一位知识渊博的人的区别。学习历史可以提高个人修养,可以提升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历史也是一门终生受用的学科,所以历史应该是中学阶段最重要的学科之一。
育好人
在给新一届同学进行入学教育时,汪雪松都不忘在黑板上庄重地写下:感恩、诚信、孝、吃亏是福,这是他认为比学习成绩还要重要的做人品质。
汪雪松班上曾有一位男孩,三天两头在家里闹。汪雪松通过和家长多次交谈、得到家长信任才了解到孩子脾气暴躁的真正原因,是父母离异后没有妥善解决后续问题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接下来三年里,汪雪松找男孩谈话近百次,一直对他不离不弃,最终男生的态度彻底转变,毕业之后通过艺考走进很好的大学。之后每次见面,男孩都会上前给汪雪松一个大大的拥抱,感激当年汪雪松对他的包容和爱护,最终让他学会感恩,也找回了亲情。
诚信是汪雪松一直以来对学生划的一道红线,做人或是考试诚信是永远摆在第一位的,不管和谁发生多大的冲突只要坦诚和老师讲都是可以原谅的。汪雪松从来没有因为考试成绩差批评过任何一位同学,但是如果在考场上一旦丢掉诚信,就将被永远贴上标签,抬不起头,所以这么多年来他班上的同学从没有考试舞弊,也从没有打架滋事等发生。
带好班
汪雪松被评为同文中学优秀班主任和同文中学优秀教师,他在班级管理上细致入微,着重培养学生们的班级荣誉感和责任心,班级荣誉高于一切,他的班经常获得五星班级,每年运动会上他带的班都会获得精神文明班级。虽然汪雪松管理班级严格,但是平日里他和同学关系非常融洽,班里班外、校内校外都能和学生打成一片。
汪雪松还是一位运动达人,排球、足球、篮球、网球、羽毛球、乒乓球都打得有模有样。遇到学校年级组织的排球、足球、篮球比赛时,他都会全程在场边指导学生,既是教练也是陪练;每年学校秋季运动会上,汪雪松对班上运动员几乎是全程指挥,田径赛场上教跳高跳远的技巧,铅球场上示范动作、教如何发力如何避免受伤,接力比赛的交接棒技术更是汪雪松私下传授的秘籍,总被其他班同学误以为班主任是体育老师而羡慕不已。
初中阶段同学们处在青春叛逆期,很多人思想不成熟、想法又多,需要班主任不断地引导和鼓励。为了能让同学们学会珍惜身边的亲情、友情,学会用爱去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用大爱去关心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汪雪松用各种有意义的活动来影响他班上的每一位孩子。
汪雪松在班上组织家校合作趣味亲子活动,把和父母关系不太融洽的同学父母请到学校来,通过参加活动来加强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改善僵化的家庭关系,建立和谐幸福的家庭氛围。他所带班上的家校合作活动内容多样,组织家长参与班级管理、组织学生校外活动、参加学校考试监考、安排家长进班听课等。
在校外,汪雪松会组织班上团员和入团积极分子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去莲花敬老院给老人表演节目、给老人包饺子、聆听老人讲从前的故事。他曾安排社会公益组织对同学们进行感恩教育,通过开展活动和观看视频让同学们真实感受,不少同学在现场深受感动而落泪;他会带学生去郊外进行篝火晚会、户外分组烧烤和户外拓展,利用暑假组织全班同学参加暑期军事夏令营,通过接受军事化训练一周来加强自律性,培养班级集体感和荣誉感;在中考结束后,他带领全班同学去厦门参观名校、沙滩打排球踢足球、品特色小吃……这些活动成为同学们难忘的记忆。
汪雪松就是这样一位默默耕耘的辛勤园丁,他是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也是学生身边的好朋友。他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他最大的幸福就是能看到他的学生们把同文精神传承下去——“读好书,做好人”。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