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关工新篇在春光中谱写

2022年01月29日 10阅读 来源:九江日报

阳春三月,万般美好。九江市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美好春天也如约到来。今年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是在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按下开启键的;2021年关工委工作的新篇章,是在明媚春光中开始谱写的。

坚定政治方向把握时代主题

在3月10日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电视电话会的每个座位席上,摆放着一本中国关工委的核心期刊——2020年第12期的《中国火炬》,在这期杂志上,以整整10个页面的篇幅,真情实景、图文并重地介绍了九江市关工委系统的全面工作。也就在这段时期,《江西日报》、大江网、江西新闻客户端等主流媒体,都陆续刊登了九江市关工委系统的工作报道。市委、市政府领导也对关工委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赞扬。市委书记林彬杨在市委常委会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关心下一代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时指出:“九江市关工委工作做得很好,这次被评为全国先进单位。省关工委领导来九江调研时,充分肯定九江市关工委的工作越做越细,越做越实,越做越深,越做越精,九江市关工委的许多工作走在全省的前列,甚至在全国都有示范意义。”市委副书记、市长谢来发到市关工委调研,对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和支持。

媒体的关注和领导的赞扬,源于市关工委取得的骄人成绩。去年,九江市关工委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评为第五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在纪念中国关工委成立30周年暨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大会上,市关工委和修水县关工委被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这是市关工委连续三届被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廖济奎、朱汉盛、郭红、顾宏邦、周裔开五位五老被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

市关工委的骄人成绩,源于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去年各地关工委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深刻把握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政治方向、时代主题,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作为动力源泉和根本保证,不断增强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去年12月,市关工委在王经燕组工干部学院举办了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关心下一代工作重要指示培训班,通过辅导讲座、专题研讨等形式,使广大五老特别是关工委班子成员认真领悟核心要义;还组织报告团深入基层和青少年中开展宣讲活动,利用宣传栏、简报、微信群、公众号等媒介大力营造学习宣传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把各级关工委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市委的部署要求上来。

传承红色基因学史明理增信

报告团春风化雨作报告。在“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主题教育活动中,市各级关工委报告团不断赋予所作报告的新内涵,市关工委报告团制定和撰写了党的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民法典》宣讲、疫情后的心理调整、方志敏精神、苏区精神、弘扬好家教好家风等11个主题报告宣讲内容,供县、乡报告团借鉴参考,并新增加了5位市报告团成员。各地报告团在宣讲活动中,注重结合新时代新实践,向青少年大力宣传改革开放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科学家精神,讲好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动人故事。市关工委联合濂溪区关工委邀请九江学院附属医院院长殷小平到濂溪区一中,向师生们讲述带队出征湖北,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先进事迹和难忘瞬间;联合瑞昌市关工委邀请全国劳模向东,宣讲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引导中小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劳动观。湖口县报告团邀请县人民医院支援湖北护士沈晓炎、高成军与同学们分享自己在武汉方舱医院的抗疫故事,激励同学们把浓浓的爱国主义情怀厚植于心。一年来,全市828个关工委报告团,深入青少年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报告1453场,受教育对象达44万余人次。

红色教育基地成为校外大课堂。全市已挂牌135个爱国主义、优秀文化、法治教育和科普教育基地。浔阳区打造的“初心之光”展馆和“四史”教育长廊,一年来举办活动96场次,前来参观学习的青少年达3.6万余人次。都昌县建设了汪墩乡“茅垅暴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茅垅村青少年服务中心,打造了汪墩中心小学、土塘中心小学、县城三小的红色大讲堂。共青城市进一步挖掘了红四方面军31军参谋长龚炳章烈士的英勇事迹,充实丰富了烈士陵园的教育内容。庐山市白鹿镇玉京村村史馆列入了“红色印记”“关爱后人”的重要内容。瑞昌市建设“四史展馆”。湖口县在第五小学建成“四史”教育展馆,并拍摄了“四史”专题教育片,积极探索线上教育的新方法。柴桑区打造了岷山乡大塘村李子芬纪念馆、城子镇彭湾村赤湖游击队旧址等青少年教育基地。德安县开展了《初心之光》征文比赛活动,并将红色故事、诗词和获奖作品编印成册。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市关工委提出:各级关工委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精神,精心阅读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和《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论述摘编》等书籍,通过阅读,学习党史,了解党史,深刻把握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真正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市县关工委领导班子要带头学习,带头阅读,带头撰写学习体会,在“学”上务求实效,在“悟”上入脑入心,在“干”上担当作为,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再上新台阶。市关工委将适时召开学党史、用党史,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座谈会。要围绕“党史学习教育年”,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四史”教育,组织五老结合亲身经历,讲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要针对大中小学生和农村青年、机关企事业单位青年,区别不同层次、不同对象,组织编写一批针对性强的精品授课提纲;与互联网一起成长的青年一代,活跃在网络平台和社交平台。各地要根据青年的特点,利用新兴媒体和“互联网+关工”,以网上新语言,线上新形式,引导青少年增强道路自信和发展自信,增强紧跟共产党、奋进新时代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深化“万老圆梦”推进帮扶帮教

全市各级关工委以“双帮十结对”和“十大关爱工程”为切入点,组织五老与困难青少年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帮教,不断扩大帮扶帮教的覆盖面,帮扶帮教达5万多对。春节前,市关工委组织开展了“暖冬助学”活动,为500余名贫困学生发放助学金80余万元。去年7、8月份市关工委开展了“万老圆梦”助学活动,为200余名考上高中或大学的贫困学生发放助学金40余万元。全市87个基金(基金会),汇集关爱帮扶资金(基金)达亿元以上。各级关工委开展“10元爱心捐款”活动,一年来共筹集资金40余万元。市赣基集团、福建商会、九江银行每年都捐款20万元以上,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市关工委还通过“关工加义工”,开展了“橙光助学”活动,搭建了“万老圆梦”活动的新平台。永修县魏女士成立了太阳温暖助学基金会,2020年起每年捐助10万元,用于资助永修县第一中学高中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已资助困难学生33名。九江经开区为20名贫困学生发放慰问助学金5万元。修水县全县五老和干部职工、教师帮扶帮教困境青少年共结对11527对。全市各级关工委落实了结对帮扶帮教联系制度,对帮扶帮教对象每年家访不少于两次、微信电话联系不少于四次。市关工委班子成员连续5年与修水、都昌的11名贫困学生结对帮扶帮教。去年《中国火炬》第2期以《寒冬腊月送温暖》为题,对市关工委班子成员在春节前夕走访慰问“一对一”结对帮扶帮教对象进行了报道。

全市新建成少年儿童服务组织158个,进一步扩大了少年儿童服务组织的覆盖面。修水县新建了11个少儿服务中心(站),举办了少年儿童服务组织建设管理培训班。都昌县全县75所学校全部建立了留守儿童活动中心,近两年新农村点均建立了青少年服务站。市关工委与浔阳区关工委联合在浔阳区中小学校开展了《民法典》进校园活动。各县(市、区)聘请法治副校长482人,组织报告团编写法治讲稿20余篇,开展法治教育报告494场,受教育人数16.7万余人次。全市共有1360名五老对网吧和校园周边文化娱乐场所进行不定期的义务监督。湖口县在有线电视台以“文字游走”的形式宣传防溺水知识;武宁县部分基层关工委五老在暑假前夕,在少年儿童服务中心(站)开设防溺水宣传课。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全市广大五老主动奋战在抗疫一线,街道社区、志愿服务、值班卡点,处处有五老的身影,涌现出了许多感人事迹。全市各级关工委和五老捐赠善款200余万元。86岁的柴桑区人民医院五老郑德琼,向党组织捐赠了5万元。在疫情防控转向常态化时,各级关工委积极助力复工复学,有的协助对校园进行消毒,有的采取线上教育、制作微视频、作抗疫主题报告等方式,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市关工委供稿)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