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良好的读书习惯让孩子受益匪浅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九江日报
-->

习惯对我们有着绝大的影响,因为它是一贯的,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地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影响着我们的效率,左右着我们的成败。

对于小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显得尤为重要,将会影响他的一生。在阅读教学中,我发现了许多不容乐观的现象:60个孩子中酷爱读书的不到三分之一,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不喜欢读书,一碰到书就头痛、想睡觉;还有些学生也看一些书,但是喜欢看的书是口袋书、漫画书;绝大多数学生看书时遇到生字不会想到查字典;许多同学看书时不能做到专心致志,经常做小动作,有一点风吹草动他们就会兴奋起来;读五年级的同学阅读时还有用手指着读的,阅读速度很慢……孩子们为什么会养成这样不良的阅读习惯呢?我想责任在家长和老师。因为小学生的年龄决定了他们自控能力差,缺乏自主性,需要家长和老师的正确引导与教育。在这里我针对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谈几点看法。

坚持每天阅读

根据行为心理学的研究结果:3周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3个月以上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即同一个动作,重复3周就会变成习惯性动作,形成稳定的习惯。所以,作为老师应要求学生每天阅读,作为家长应配合老师监督孩子每天读书。

阅读时间、地点要固定

我是一位老师也是一个家长,在我的孩子不到一岁时起,我就坚持在他每晚睡觉前读故事给他听,慢慢的,他养成了睡觉前坐在床上看书的习惯。就这样,他喜欢上了书籍,经常要我带他去书店看书、买书。在学校里,教师可以根据情况每天留出一点时间让学生读书,在家里,家长和孩子一起制定合理的时间表,规定每天的阅读时间和地点。长此以往,阅读习惯定可养成。

阅读环境要安静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年龄决定了他们在嘈杂的环境中难以静下心来读书,所以,家长应给孩子提供一个安静的读书环境,而且不能不时地问这问那,有什么问题等孩子看完后再问;老师则应做到在学生阅读时不打扰,不经常插话。这样才有利于养成专心阅读的习惯。

有选择性地读书

面对浩瀚的书海,该读什么书呢?首先可以肯定的是,那些《老夫子》一类的口袋书不适宜给孩子读,我认为那样的书不能提高孩子的文学素养,只能浪费宝贵的时间。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兴趣、个性、年龄,在名著范围内给孩子自由选择的空间;作为教师,则应推荐一些适合阅读的书目,使家长和学生不会感到茫然。我在每学期的家长会上,都会把本册课文涉及的名著以及适合他们阅读的其他名著告诉家长,建议他们去购买。

提高阅读速度

这一点主要是针对中、高段学生而言。用手指着读,固然读得仔细,但是速度太慢,而且还会出现口到眼到心不到的现象。学生应养成默读的习惯,教师在课堂上要经常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默读,以竞赛的方式督促孩子默读时一心一意,以此达到提高阅读速度的目的。

读书要做到“三到”

朱熹有句名言,“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我这里说的与他不完全一样。我说的“三到”,指的是:心到、眼到、手到,即用眼睛看,用心思考,用手查字典、写感受。边看边思边写,有助于抓住重点,深入理解,积累资料。家长可以通过交谈让孩子说出自己读后的感受,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应要求学生默读时随时写下自己的点滴心得。我还要求学生备好读书笔记本,摘录好词佳句,写下读后感。

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兴趣,我在班级中开展评选“阅读之星”“好书推荐”等活动,并给予奖励,奖品是一本他想看的名著。这些活动有效地促使一些以前不爱读书的同学开始读书了。这就是一个好的开始。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年代已经过去了,但是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则永远不会过时。让我们共同为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而努力吧!-->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