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周慧超
目前,九江正在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在“文明”这个庞大的课题下,是复杂细致的外延和内涵。不断更新的创建需要,也对城市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年8月,九江召开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会,将垃圾分类纳入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考核体系。由此可见,对于做好这件事,九江的决心和信心。
作为九江垃圾分类的先行者,九江玉禾田环境发展有限公司在两年多的时间里,积攒了丰富的经验,用一份份不断完善的方案、一趟趟不厌其烦地上门服务、一次次细致入微的分类督导、一堂堂干货满满的培训讲座,勾勒出适合九江城市发展的垃圾分类样本图纸。
从无到有——九江垃圾分类的先行者
在前不久公布的《九江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2021年工作要点》中,明确了九江垃圾工作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实行考核。要求2021年九江市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全覆盖,力争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25%以上。
城市化的进程对城市经济、资源利用、生活质量、时间成本以及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城市的美丽不在一花一木、一柱一砖,而在支撑这些美丽图景背后的软硬件条件。
这一点,九江玉禾田和政府部门的决策不谋而合。
2019年3月,国内环保企业大鳄玉禾田正式进驻九江,成立九江玉禾田环境发展有限公司。而就在进驻九江的同时,九江玉禾田就成立了垃圾分类部。
当2019年的初春,第一个分类垃圾桶在濂溪区的九悦廷小区安置好,这里围满了前来“瞧热闹”的居民。对于两年前的九江普通市民来说,“垃圾分类”还是个新鲜事。
如今,九悦廷的居民吴晓丽说,“我直到现在还记得当时的情景,我们都好奇地跑出来看。但是现在,分类垃圾桶早就成了我们的‘老朋友’了。”她说,她还记得当初小区里有的老人家不理解,习惯了“一袋拎”,现在改为几袋子,觉得麻烦。但是通过多方的努力,现在小区居民已经习惯了垃圾分类,还有的成了“专家”。
从有到精——垃圾分类“九江样本”的研发者
让普通居民也成为“专家”,这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
垃圾分类在很多城市都有试点,有的做得好,有的发展得慢。这些“深圳样本”“杭州样本”放到九江可以吗?
九江玉禾田环境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余俊说,可以,也不可以。
九江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一个中等体量的小区一天的各种垃圾量是多少?老人多的小区和年轻人多的小区在设置环节上有什么不同?如何尽快地让大家知晓并自愿加入垃圾分类中。余俊带着几个同事跑深圳,跑江浙,跑湖南,跑了一圈下来,大家围在一起,熬了几通大夜,终于把适合九江的垃圾分类方案敲定下来。
不断求索,不断更新,不断进步,直到每一个点都尽量贴合九江的实际。这,才是九江玉禾田在垃圾分类领域能做到出类拔萃的“秘籍”。
“邮电小区是位于老城区的一个老旧小区,里面的居民大多数是老人和孩子,所以我们针对这个情况,前期做了大量的工作。”九江玉禾田垃圾分类项目部负责人王亮说,周末老人喜欢带着孩子到小区广场上玩,“我们就带着小朋友玩垃圾分类的小游戏,回答对了,就能有礼品。有的老人就会帮忙答题,和孩子一起玩,这样就把老人和孩子都带动起来了。”
在工作中,九江玉禾田发现,在现在试点的小区内,按照“四分法”,九江居民投放的“有害垃圾”和“可回收垃圾”都很少,而“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最多,王亮说,“所以我们收集到这些信息后,就在对应小区放置更多的厨余垃圾桶和其他垃圾桶,满足居民的需求。”
因地制宜,精益求精,现在九江玉禾田已经在试点的区域内打造出了可操作、可复制的“九江样本”。
从精到靓——美丽九江的践行者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扔出许多垃圾,可是那么多的垃圾都去了哪儿呢?一个小区能产生多少厨余垃圾呢?分类垃圾桶设置在什么地方才是最科学方便的呢?九江人大概几点下楼扔垃圾呢?
根据《九江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2021年工作要点》要求,各级垃圾分类办公室和行业主管部门将定期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督查、考评,及时掌握各项工作推进情况。得益于玉禾田早入场和深耕耘,在九江垃圾分类这一块,可以向政府部门提供详细的“情报”。
杨李新是一名社区志愿者,他去年6月参加完玉禾田公司组织的垃圾分类督导员培训,考试合格后,就到八里湖新区的中奥广场正式“上班”,已经有几个月了。“我从来没想到玉禾田公司的培训这么专业。”杨李新说,“中奥广场是一个相对比较新的小区,里面的居民大多是年轻人,所以垃圾分类的知识很好推广。我是去年底才来的,我来的时候就被这里的文明风气惊呆了。”
每天上午,是小区居民扔垃圾的高峰期,杨李新就会站在垃圾桶边,遇到没有分类的或者分类不到位的,他就会给予一些帮助,分类分得好的,他就会送上一些小礼品。“现在小区的分类率,已经达到了40%以上,这就算在大城市都是很不错的成绩了。”
城市的美丽,在洁净的街道,清新的空气里,也在城市的文明里。九江玉禾田以“美丽九江践行者”的初心,由外及内地让城市变得更加美丽,让九江城在文明的一吐一纳中尽显芳华。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