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琼芳
一
此秋颇不宁静,过去的人与事困扰于心,一度让我心情阴郁。
当然这也与自己有关,因为对有的人有的事心存幻想,余情未了,再度使自己陷入难堪的境地。为了不让这负面的情绪在心间长久缠绕,我决定上庐山住几日,算作散心或修行。
我带着一颗疲惫沧桑的心上山了。上山的公路起码绕了几百道弯,越向上行驶,雾越深,竟然有了一种驶向人间仙境的错觉。
入住了一家古朴雅致的小客栈,装修风格是日式与中式相结合,十分舒适与惬意。在客栈老板的热情介绍下,明确了景点游玩路线。次日穿了一件白色T恤、一条黑色九分裤,挎着大红色的包上路。一路行走,一路拍照,似乎寻回了孩童时光,心情愉悦。
庐山真不愧为名胜之地,风景秀丽,空气怡人,鸟儿常在耳畔鸣叫。含鄱亭、望鄱亭、望江亭里转一转,眼里尽是青山、云雾、江水。攀爬至五老峰的顶峰,方觉世界真小,而自己也不过是沧海一粟,那点烦恼根本不值一提。三叠泉的瀑布壮观至极,我久久伫立在栏杆上舍不得离去。
行走在山间小道上,踩着有青苔的石板路,犹如漫步于世外桃源。湛蓝的天空与山林相映生辉,游玩人群稀稀落落,谁也不认识谁,谁也不纠缠谁,这感觉真好!如果能长住于此,我想我不会再有任何烦恼,就像自然界里的树木、花鸟、泉水一样自然生长与流动。
庐山满目的青翠山峦和山涧的清澈溪流令我心情豁然开朗,烦恼瞬间消除。远离繁华喧嚣,纵情秀美山水,我尽情在山中欣赏这平日难得一见的美景,仿若一位隔世的女人伫立在云端,不染红尘烟火,与俗世再无瓜葛。
于我而言,这个秋天的关键词是:清空、清零、清心。
出世,则是清心的最佳方式。即使是短暂的出世也能达到修行之目的。
我们的心灵时常被红尘中的爱恨与琐事所侵扰,于心间纠缠不休,搅得心安静不下来,小则影响睡眠,大则影响工作和生活,其实是对自己生命的极其不负责,过多的烦恼扰心会极大地损耗生命宝贵的能量。
而我们需要做的是,时常清空心灵,将往事清零,如此才能清心。保持心灵的安宁和洁净,将那些负面的情绪及时抛至九霄云外。
善待自己,活好当下,方能岁月静好。
二
这几年看了作家林清玄的不少文章,深得我心。他的文字清新自然,字里行间充满着无穷智慧和智者禅语,确有“清心”之功效。
我在上庐山的时候随身带了一本他的书,书名为《从容彼岸是生活》。这书名极好,生活本应从容不迫,尤其是女人到了一定年龄,需要的就是优雅、从容、淡定,把一切得失看淡、看轻,方能轻松度余生。
林清玄三十二岁入山修行三载,我猜想那三年一定是他人生中最清净的三年,与外界隔离,与世界无染。因为现实不允许,否则我也会入山修行,想远离红尘中的所有人与事,过一种清净自在的日子,与山水同在,与日月相伴。
这本书中有一篇《休恋逝水》,谈到《锁麟囊》中的一段戏词:
一霎时把七情俱已昧尽,参透了酸辛处,泪湿衣襟。我只道,富贵一生注定,又谁知人生数顷刻分明。想当年,我也曾撒娇使性,到今朝,哪怕我不信前尘,这也是老天的一番教训。它教我收余恨,免娇嗔,且自新,改性情,休恋逝水,苦海回生,早悟兰因……
“休恋逝水”,即是勿留恋已逝去的时光和美好事物,用心活好当下的生活,因为生命、生活、时间、空间本就是一条不断向前奔腾不息的河流,唯有此时此刻才是真实的。
再美好的过往也只是生命长河中的一朵浪花,既是浪花,那么它会消散、会湮灭。我们的生命其实是由一朵又一朵浪花组成的,每一朵浪花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它总会带给我们一种启示、一种感悟,会让我们的生命更加辽阔、丰富与精彩,最终迈向成熟与理智,走向内心的圆满。
当我们的心灵被烦恼充斥或想不通看不透时,阅读一篇好文字会让人内心即刻平静下来,于我而言,这便是读书的意义。就像这“休恋逝水”一词,它使我茅塞顿开,使我堪破、放下,不再执迷过往,不再贪恋逝去美好,就让它慢慢地消失在生命的长河中。
红尘本是梦一场,时间在流动,人的心也应该不停流动。有的人适合寂然忘却,如未相识;有的故事适合止于唇齿,掩于岁月。天地万物,皆为匆匆过客,无须强求,无须执着与铭记。
人生最好的状态应该是:不念过往,不畏将来,活好当下。
此刻我安坐在这里,突然感到我的灵魂一下被抽空了,有着前所未有的轻松,但又有着一丝彷徨无依之感,灵魂无处安放。
我想起了喜欢的江南小镇,那里的简单与幽静应该可以安放我这颗疲惫沧桑的灵魂。待我老去,定会不顾一切奔赴至某个小镇,寻一处小院安住。若觉太静了,就去热闹的都市里看人潮涌动;太闹了,就幽居在清净的小院里读书喝茶。
秋夜有一丝凉风从窗外吹来,忽而感慨:
虚度半世好年华,回首半生独留殇,且把余生当修行。
我会努力放下红尘中的所有烦恼,时常清空心灵,珍惜当下每一寸光阴,过好眼前的日子。自此在红尘的最深处修行,做一个虔诚的修行者,收余恨,免娇嗔,休恋逝水,早悟兰因。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