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华
我家的屋后,有一座绵延数里、葱郁青翠的大山。小时候,这里曾是我们嬉戏游玩的乐土,没想到后来竟成了父亲的安息之处。
父亲离开我们已有十年了,每年的清明节,当我们来到父亲的坟前,祭祀和怀念父亲的时候,我的内心都有一种难言的悲痛。
看着这横亘的青山,想起父亲善良朴实、辛勤劳碌的一生,父亲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仿佛就浮现在我的眼前,而如今,我那山一样的父亲却孤独寂寞地躺在这村外的野山,静静地倾听着山野的风声鹤唳、鸟语蛙鸣,默默地观望着山间的花开花谢、日出日落。父亲的一生虽然短暂,但给我们的影响却是深远的,他沉默寡语,不善言辞,却有着大山一般的胸怀和性格,办事沉稳,为人低调,乐观豁达,勤于助人。有道是:青山不老,松柏常青,父亲生前栽种的野松现已长大成林,并执着地坚守在坟前,日夜陪伴着父亲的英灵,真情回报父亲生前的付出。
啊!父亲,是您给了我们勤劳无私的品质和博大乐观的胸怀以及恩重如山的父爱,使我们至今难以忘怀且受益终生。
在我的记忆中,父亲总是面带笑容,语气和蔼,从未对我们发过脾气。每次外出回来,总会给我们带些糕点,或买些布料,所以我们总是盼着父亲出门,更盼着父亲早点回家。父亲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几粒花豆,几块衣料,而是给予了我们点点的父爱,片片的真情。
青山不语,大爱无言,父亲对每个孩子的将来都有自己精心的打算和安排,在外务工的老大被父亲召回后,被安排在村小当了一位民办教师,若干年后终于成为一名公办教师,父亲总算了却一桩心愿;老二最能吃苦耐劳,父亲便让他拜师学艺,跟师傅后面学铁匠,有道是:“一阉猪,二打铁”,可能父亲认为这是当时最好的职业,但后来还是帮他购置了货车;我比较好学动脑,所以父亲除了让我学做木工外,晚上还在灯下认真地教我珠算和做账的常识,好让我将来白天做木工,晚上做账本,预备做他的接班人;次弟个子较小,父亲便打算教他学做竹篾匠;小弟年幼,父亲虽然没有表露,但心里肯定早有他的安排。尽管如此,父亲还是鼓励我们多读书,读好书,记得有一次天气骤变,突然刮起风下起雨,我懒懒的不愿去上学,父亲劝说了半天,我不但没有去上学的意思,还顶撞了父亲几句,当听到我嘴里蹦出“不想读”三个字时,父亲顿时火冒三丈,与平时判若两人,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我愣愣地看着他顺手拿起一把木工尺朝我奔来,母亲赶紧提醒道:“还不快跑!”,我猛然像得了神通似的拔腿冲出家门,沿着门前的池塘转了几圈,父亲见追不上我也只好作罢。此时已是风停雨住,我只好怏怏地去了学校,从此再也没有逃过学旷过课。为了我们,父亲可谓严慈相济费尽了心机,从小不仅教会我们谋生的手段,还对我们寄予了厚望,好在我们都不言放弃,现在都已成家立业。
山有灵气,父亲则有着勤劳的习惯和聪明的才智,家里垒灶砌墙、搭建圈舍、修缮房屋等,都是父亲带领我们辛勤劳作。房前屋后、田间地头,常常看见父亲瘦弱而又忙碌的身影。父亲就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就连中午休息的时间,父亲也难得清闲,即便是在炎热的夏季,也总是看见父亲打着赤膊,肩上搭着一条擦汗的毛巾,在屋后的树林里饶有兴致地做着他的木器活,自己设计自己制作,所以我家的生活用具和日常用品,总是别具风格与众不同。
不仅如此,父亲还写得一手好字,逢年过节时父亲亲手书写的对联贴遍了村乡,家里的中堂和对联也是父亲即兴而作,且琴棋书画,吹拉弹唱等样样在行,木工瓦匠也像模像样,体现了父亲勤劳的品质和聪明的才智。
“山雨欲来风满楼”,父亲的一生历尽坎坷,饱经风霜,“文革”时期遭人陷害,错划家庭成分,一夜之间全家成为“牛鬼蛇神”,挨批被赶,住进牛棚。父亲只好忍辱负重,苦度时光,直到晚年才得以平反昭雪,然而父亲并没有自暴自弃,怨天尤人。后来当选为村组会计,不仅秉公办事,带领村民勤劳致富,而且不辞劳苦,乐于助人,善良大度的品格和诚恳乐观的为人,使父亲赢得了村民的尊重和爱戴。
父亲离开我们已整整十年了,父亲的逝去是我心中永远的痛,我无以报答父亲的深恩,唯有每年去村后的野山,伫立在父亲的坟前,凝望着这绵延横亘的青山,就像看见我那善良朴实,辛勤劳碌的父亲,愿父亲在地下安息!父亲的英灵永在!
谨以此文献给我那勤劳而朴实、宽厚而仁慈、平凡而伟大的父亲——我爱我的父亲,就像深爱这大山一样,永远,永远……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