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茂芹 陈华宇
在2020年二十四节气大寒的最后一天,岳父永远离开了我们。岳父是土生土长的永修人,按照当地习俗和他本人的遗愿,岳父的后事遵从了当前疫情防控关于丧事简办的要求,没有开追悼会,也没有举办遗体告别仪式,在他去世的第三天安葬在县公墓“含笑园”,永远地和他的许多生前老友一起长眠在那座普通的墓地。
岳父出生在县城东郊三角乡红旗村孙家自然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自幼家境贫寒。岳父的父亲(爷爷)在岳父十多岁的时候就去世了,但爷爷耕读传家的叮咛和婆婆的坚强,仍然让岳父在那个年代接受了较好的文化教育。岳父也不断奋发努力,十七岁就参加工作,十九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获得全省农业劳动模范。此后,就这样一步一步,逐渐走上领导岗位。岳父先后在三角乡、淳湖公社、县革委、柘林公社、县工业交通局、江上公社、县审计局、县人民银行等单位工作。并在他过完六十岁生日后不久,在县人民银行行长岗位上光荣退休。
岳父名讳孟长,名如其人,不仅是自家三兄弟中的长兄,而且是家族同辈二十一兄弟中名副其实的大哥和榜样。几十年来,在岳父的言传身教下,叔辈、我辈或晚辈中人才辈出,从政、经商、做学问或搞技术工作的佼佼者不乏其人。无论岳父在哪里工作,或者即使在岳父退休后的很多年,家里、家族或亲戚家的许多事务,大家往往习惯于到岳父这里咨询一下才会放心。也许正是因为这一原因吧,岳父众多的亲朋好友很少有我不知道的!
岳父留给我们最大的财富是许多鲜活的做人做事道理:
工作原则,马虎不得。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是岳父当领导干部时经常挂在嘴边和常常出现在年度述职报告中的一句话,也是他一辈子从不改变的风格。据说为了工作,岳父曾不止一次与上级顶过、与同僚争过,当然也没少因此遭人奚落,甚至打击报复,但岳父都泰然处之。当然,对于那些非原则性问题,岳父是极好说话的。也许正是这一原因,岳父的仕途总体还算顺利。
本色做人,出色做事。岳父是从农村起步的,对普通群众有着深厚的感情。他每工作过一个地方,都会留下一批农民(群众)朋友。而在“文革”那个动乱的年代,有好几次武斗正是多亏了这些农民好友的庇护,岳父才得以安然度过。岳父进县城工作后,跟这些老朋友依然保持联系。记得我在县委办工作时,有一次在柘林湖(庐山西海)跟一个在县航运公司工作过的船老大夫妇聊起岳父,船老大激动和惊喜的神态与言辞,让我第一次领略到岳父当年的努力在群众心中留下的深远的影响。岳父生活简朴,从不讲究穿着和高大上的形象,一口正宗的永修三角方言走到哪说到哪,即使是在县电视台发表讲话也依然如此。一个裤脚高,一个裤脚低是我们子女经常提醒他注意的,但他却总是毫不在意。但是在工作上,岳父却从不含糊,单位和个人拿先进是常有的事。尤其令岳父欣慰的是在他临近退休的时候又一次在省里组织的表彰大会上披红戴花,给他的职业生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公私分明,严于律己。几十年来,岳父在公与私、情与法等方面一直是泾渭分明,从不混淆的。莫揩公家油,不占公家便宜,是岳父在我们面前念叨最多的话。即使是在家里最困难的时候,岳父都坚决支持岳母养猪种菜,或带领孩子们到单位食堂或加工厂切萝卜红薯,挣点零钱补贴家用。几十年来,家里很少有人能沾到岳父的光。很多时候,岳父总是人前请客,人后私人贴钱买单,让家人唏嘘不已。
豁达开朗,知足常乐。岳父是一个非常干练和非常看得开的人,无论工作与生活,很少能有事令他纠结的。岳父有一句口头禅——就那么回事,就是他在工作生活中勇于吃苦、甘于吃亏的生动写照。岳父有一个业余爱好——打麻将,只要一有空闲,总会约几个好友切磋一番。尤其是在他退休之后,麻将成了他生活的重要内容和精神寄托。岳父经常教导我们要懂得感恩和知足,只有这样生活才会有快乐。几十年来,岳父就是在这样的快乐中度过的。
如今,虽然岳父已不在了,岳父留下的精神却永远值得我们这一代人继承和深思。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