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集赋
古之江州,今之九江;人文荟萃之地,钟灵毓秀之乡。陶祭酒《桃花源记》,开人类“乌托邦”之首创。黄山谷“点铁成金”论,成“江西诗派”正宗。朱文公立“白鹿洞书院”,教化一方。万古高风——“精忠报国”,岳母刺字,懿范永存!千载亮功——“寸土不让!”,虎崽(薛岳将军别名“老虎崽”)歼倭,雄风长在!
画屏千丈,诡奇莫测,乃匡庐之四季也。天镜万顷,媚绝难辨,亦鄱湖之朝夕耳。驾惊涛之舟下三吴东入海,登骇速之车越四省北上京。山明水秀,小乔诞焉;舟疾车速,巨贾趋焉。横槊赋诗,豪情万丈,败于小乔周郎者,三国曹丞相也。凌空跨洋,财大气戆,不敌微商封缸者,所在往往也!鱼米之乡,鱼虾半粮,智、力兼长。仕农工商,悉效才良,奋发图强!改革开放,恩泽城乡,蒸蒸日上!
于是焉,坐大名城浔阳,犹如江上月亮,莫不欲俯仰其光:商贾云集:鎏金镗银,富比陶朱公者未知其几也!堆珠叠锦,财过阿房宫者不可计量也!游车相望:佳丽成行,联袂墙彩,挥汗雨香。高朋满座,相见恨晚,海国天方。当此之时也,有行家巨擘,发高妙主张:征歌来四海,合奏一九江!斯之谓踵武兰亭、滕阁酬唱,非“雅集”而何耶?而非赋之,何以纪盛弘扬也!
幸甚至哉!崇酒于觞,赋以赞赏、永志毋忘!
第一章放歌大江滨
大川洪波涌,来从万山中!天眷九江处,人情别样浓:有仁有义有高风,乐山乐水乐大同!神州、天方喜相逢:湖光山色中!
第二章吟咏浔阳城
城踞吴楚大江流,色聚山水小乔梳!浮梁贩瓷浔阳卖,春申籴米柴桑出。歌吹沸天旧将台,车驰动地新京九。在天司马休他去:重写“琵琶”再举酒!
第三章赞美九江人
浔阳楼上琵琶鸣,祥和瑞气满江城!月朗风清开夜宴,举杯先敬父母亲!嬉笑风回曲水处,唱和夫妻恩爱深!
花影层叠烟水亭,疑似周郎夜点兵。云水深际鳜鱼肥,平明鱼市地铺银。时来风送滕王阁,渔舟唱晚听雁阵。回澜拍岸岁将尽,朱紫青衫谢天恩!桡鸣远籁下扬州,绿茶白瓷换吴绫。此乐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第四章尾声名人颂,大捷祭
【越调·蝶恋花】先生不知何许人,门前五柳千古犹垂荫!欲效精卫填沧海,刑天夸父真精神。壮志未酬心余恨,息影泉林,少无适俗韵。要挽桃花源仙境,留予世人寄梦魂!
苍天是把公用伞,地球是只普渡船。家住日东月西边,但须相亲莫相犯!相亲请坐楼上楼,
来犯推他下九泉!善恶方寸间。和平本是大厦门,人类原是大家庭。未可相侵要睦邻。相侵试看万家岭:可怜春闺人!睦邻请进德安城-美酒敬上宾!历史如同大提篮,友谊好似船上帆。从此不再装苦果,从此顺风鼓满帆。但愿寰宇人安乐,泯灭仇与怨!
第五章 相和歌九江征歌颂
滕王阁胜饯会才俊,浔阳城雅集来翰林:八斗、五车放声遏云歌,陆海、潘江挥弦绕梁音;梨花带雨舒广袖,步步莲花旋霓裙!皆因神州日强盛,乃有天下庆升平!曲终奏雅一声吼:我是中国人!
【乱弹】自嘲
长安市,黄狗、白狗钻进“打油诗”,九江口,红苕、白苕填入“啃苕谣”。忆当年,不是扒萝卜苕就是敲毛桃——逮来了,不跑的是梗苕!
梗苕:热天吃热粥越吃越热,冷风啃红苕愈啃愈苕——成老苕。
老苕:听别人的,是小伢光屁股坐板凳——有板有眼;哼自己的,是老苕豁牙齿吹洞箫——无腔无调。喜今朝盛世盛事胜地好歌如潮!老苕想苕不得苕,听说出国换美钞!
不得苕:唉!老封缸就汉堡包!偷孙子的“可比克”两片嚼,算他出口转内销,顺手赔他一万毛,免得吵人分贝高!走,“罚瘌痢”号同门牌号,迷路方便“福儿磨死”找。哟,一看腕上江西老表,歌词交卷时间要到!
“评委女士、先生们早晚都好!没过0点还是今朝!”早该把《啃苕谣——自嘲》交,三百年前想归“雅部”,人家不要!现如今眼目下今朝还留“花部。‘乱弹’”拉倒!——凑热闹!
人家是锦心绣口一笔滔滔!老苕是苕里苕气哼“自嘲”。好在评委有高招:好歌送给“快乐九江佬”,录进手机摇一摇——全乐了!自嘲丢把“吃了不得消”,踩在脚下跳几跳——都饿了!好歌奖“黄鱼”,“苕谣”送白苕。-->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