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四诗齐赞陆羽的艰辛探索精神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上饶日报

建平

陆羽(约733—约804),字鸿渐,唐朝复州竟陵也就是今天的湖北天门市人,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又号“茶山御史”。唐代茶学家,著有世界第一部《茶经》,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

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曾隐居上饶多年,有说4年的,也有说12年的。陆羽著《茶经》的过程,绝对是为调研茶事而跋山涉水的艰辛探索、持续奋斗的过程。这个探索奋斗,使他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并注入《茶经》中,开启了一个茶的时代,为世界茶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那么,他在上饶精研茶事,到底充满了怎样的探索奋斗呢?从四首诗可以看出,他的探索奋斗,绝非常人能及。

谢灵运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著名僧人谢清昼,僧名皎然(约公元720-公元803),写过一首《寻陆鸿渐不遇》:“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这首诗说的是,陆羽把家迁到了上饶城郊一带。陆羽很勤劳,住的地方都种上了菊花,房前屋后布置得很雅致;他问邻居陆羽的下落,邻居说,陆羽天没亮就到山里寻访茶事去了,回来时总要到太阳下山。

皎然的另一首诗《喜义兴明府自君山至,集陆处士羽青塘别业》云:“应难久辞秩,暂寄君是隐。已见县名花,会逢闱呈粉。本自寻人至,宁因看竹引。身关白云多,门占春山尽。最赏无事心,篱边钓溪近。”这首诗说的是,陆羽热衷于物外精神上的追求,即使家无定所也要把家园打扮得有花有竹。他身处白云飘飘的上饶城郊,出门就能尽赏满目春光。但他从不把名利之事放心上,而是专心他的茶事,如果有一点业余时间,最多也就是钓点鱼而已。

唐“大历十才子”之一的耿湋有首《连句多暇赠陆三山人》云:“一生为墨客,几世作茶仙;禁门面曙漏,顾渚入晨烟……”。该诗说,陆羽原本就是个文人墨客书呆子,现在竟然成了茶神茶仙,真让人羡慕。而最让人羡慕的是他辛勤劳作之举。诗说,我来看他,可他天刚亮就出门了,他所在的村子才开始烧早餐他就走得很远了,他这早出晚归的习惯成就了他的事业。

孟郊为陆羽在茶山所建的新庐赋诗——《题陆鸿渐上饶新开山舍》云:“惊彼武陵状,移归此岩边。开亭拟贮云,凿石先得泉。啸竹引清吹,吟花成新篇。乃知高洁情,摆落区中缘。”该诗写的也是陆羽的辛勤劳作,一是他把陶渊明的“桃花源”搬到了月岩边上的上饶城郊;二是他来上饶后又是“开亭”为贮云;又是“凿石”为得泉。三是他离开官场、离开家乡并不后悔,他是要真正摆脱“区中缘”,做一个品性高洁之人。

从四诗可以看出,陆羽的奋斗精神体现在他的探索创造上,更体现在他艰辛的体验、试验性劳作上。

陆羽人生旅途表明,经过风雨兼程、风雨洗涤,终迎来一抹馨香扑鼻。陆羽到上饶隐居种茶煮茶,看中的是上饶为赣闽交界之所,是最佳种茶之地。人们常说:“古善茶者,陆羽为首;言茶之书,《茶经》为首;《茶经》手稿,信州改成;灵感之生,陆羽泉边。”陆羽不屑为官,潜至信州区茶山寺旁,傍山建舍,环居植茶,凿井蓄泉,悉心研究茶事,致力于《茶经》修改,最终在此完成了世界第一部划时代的茶学专著《茶经》。他来到上饶,又是建草庐,辟茶园,凿石井,又是栽竹种花,插柳植藤,独享一片山水。他走遍饶信大地,不畏艰辛地精研茶事,并且以茶育德、以茶修身、以茶敬宾客、以茶抗奢华,此等境界让人可望不可即。虽然《茶经》只有7000字,却经历了数年的打磨完善,可谓字字珠玑、字字闪光。

陆羽选择隐居上饶,是因为他认为上饶是个能做事、做得成事的地方。他坚持起早摸黑地荷锄外出,广泛搜集茶事资料,结合自己种茶、煮茶、饮茶的实践体验和考察情况,系统总结当时茶叶采集和饮茶的经验,将其有效地融入到《茶经》中。《茶经》开创了我国茶书的先河,之后,我国出现的论茶之书有100多种。为了考察茶事,他常身披纱巾短褐,脚穿麻鞋,逢山驻马采茶,遇泉下鞍品水,深入农家,不断地访问,不断地记录。乾元二年(759年),朝廷派当时的抚州刺史戴叔伦来上饶请陆羽进京,召拜为太子文学,陆羽婉拒不受。不久,朝廷加封陆羽为太常寺太祝,又派戴叔伦来信州请他进京,陆羽还是不受。戴叔伦问他为何不受,陆羽说:“官职品位高低,都是身外之物。我爱茶,景仰茶。茶,根埋土中,擅自然之秀气,钟山川之灵气,四季常青,高风亮节,坚贞,长寿,吉祥,可以冶情,可以养性。我愿做一个茶人,不想在仕途上劳心。”陆羽定居信州,避风尘之外,隐松涛之中,真乃高洁之真性情。

陆羽是在苦水中长大的,按照陆羽的命运逻辑,他被父母遗弃山中,要么为虎狼所食,要么饿死冻死。但命运并未完全苛待他,他先是被寺庙住持捡到,又被另外一个寺庙的禅师收养。陆羽在禅院长大,青灯黄卷、钟声梵音并未消除陆羽对尘世的眷恋,他不想在禅院中伴随着青灯古佛度此余生。12岁他走出禅院,先是找到一个戏班学演戏。他形象丑陋,扮演小丑不需要化妆;虽然口吃,但他幽默机智,也能舌绽莲花,很快成为知名丑角,后来还编写了三卷笑话书《谑谈》。他当过一段时间的基层小官,但那个拘束让他难受,他选择放弃,走上了专司茶事的自由发展之路。陆羽寓居信州时,曾沿信江到弋阳、余干、鄱阳、庐山、南昌等地。据《饶州府志》记载,陆羽寓居余干冠山时,“凿石为灶,取水煮茶”,余干因而有陆羽茶灶和陆羽煮泉亭等古迹。陆羽专心研习茶事,深得上饶人民的尊敬和崇拜,对于陆羽曾寓居上饶,上饶人感到无比自豪。历经1200多年的陆羽泉至今保存完好,陆羽亭修葺一新,陆羽雕像吸引了各方人士前来瞻仰。

陆羽为了茶事,隐居过上饶,也隐居过浙江湖州等地,他在寂寞中找到了自己的路,与茶结缘以茶为生。他云游四方,山水是他的知音,茶是他的恋人,他把茶事做到了极致,最终成为茶圣。陆羽的《茶经》将学术与茶树融于一体,融入儒释道,融入社会主流,成为生活艺术,从而创造了茶文化,进而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与生活哲学。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