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如何让高层民用建筑远离火灾?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上饶日报

本报记者郑欢

《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8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规定》对加强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作出了明确规定。高层民用建筑灭火为何这么难?如何避免高层建筑火灾发生?近日,记者对此在饶城进行了走访。

高层民用建筑发生火灾扑救难度大

“当前民用建筑越来越高,结构越来越复杂,使得起火后消防救援部门处置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信州区消防救援大队解放路消防站战斗一班班长陈德恩表示,高层民用建筑分为高层住宅建筑和高层公共建筑。高层住宅建筑,是指建筑高度大于27米的住宅建筑。高层公共建筑,是指建筑高度大于24米的非单层公共建筑,包括宿舍建筑、公寓建筑、办公建筑、科研建筑、文化建筑、商业建筑、体育建筑、医疗建筑、交通建筑、旅游建筑、通信建筑等。

“拿住宅建筑来说,现在层高基本在3米左右,据此推断,9层以上就算是高层住宅建筑了。”陈德恩举例,当前他们拥有的举高喷射消防车,最高射水高度达90米。但由于作业限制条件多,有时难以保障救援的需要。比如,举高消防车只能在较宽的路面展开,面对快速蔓延的火势和楼体多个外立面,往往只“顾得了一面”。此外,受扑救距离、天气等情况影响,消防车的有效灭火高度根本无法达到理论值。“因此,高楼火灾发生后,还需依靠高楼相应的消防设施配备以及消防员携带消防设备进楼灭火。但在楼内扑救时,一般都有毒烟雾弥漫,消防员需全程佩戴空气呼吸器,中间又要及时更换气瓶。此外,其间还要面临许多不可预知的因素,整个扑救过程难度可想而知。”陈德恩说。

《规定》护航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

为加强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规定》8月1日起正式施行。市消防救援支队新闻宣传科科长谢林丰向记者介绍,该规定在高层建筑居住和工作的市民息息相关。比如,在消防安全责任落实方面,《规定》明确同一高层建筑有两个以上业主(使用人)的,应当委托一家消防专业服务单位,或者明确一个业主(使用人)作为统一管理人,对共有部分的消防安全实行统一管理,并负责协调、指导业主、使用人共同做好整栋建筑的消防安全工作,防止由于多业主、使用人之间推诿扯皮致消防安全责任落不到实处。

此外,《规定》对容易引发火灾事故和造成群死群伤的重点部位、特殊场所以及用火用电的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关键环节进行了细化和明确。包括外保温材料管理,设备用房、登高操作面等重点部位管理,以及规范用火、用电、用气行为等。还明确规定在建筑显著位置公示消防安全管理人姓名、职务和消防安全管理职责及在消防车通道、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灭火救援窗、消防水泵接合器、常闭式防火门等部位设置提示性、警示性标识。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主要依靠自救,良好的自我管理和可操作性强的灭火预案对火灾处置非常有利。《规定》专门设置一章六条对此进行详尽的规定。并且明确了“高层住宅建筑的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每年至少对居住人员进行一次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进行一次疏散演练。”

《规定》还明确了相关法律责任。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消防救援机构责令改正,对经营性单位和个人处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罚款,对非经营性单位和个人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一)在高层民用建筑内进行电焊、气焊等明火作业,未履行动火审批手续、进行公告,或者未落实消防现场监护措施的;(二)高层民用建筑设置的户外广告牌、外装饰妨碍防烟排烟、逃生和灭火救援,或者改变、破坏建筑立面防火结构的;(三)未设置外墙外保温材料提示性和警示性标识,或者未及时修复破损、开裂和脱落的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四)未按照规定落实消防控制室值班制度,或者安排不具备相应条件的人员值班的;(五)未按照规定建立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等消防组织的;(六)因维修等需要停用建筑消防设施未进行公告、未制定应急预案或者未落实防范措施的;(七)在高层民用建筑的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拒不改正的。

加大宣教整治力度消除火灾隐患

“应对高层建筑火灾,减少火灾损失,我认为预防比扑救更加重要。而达到预防效果最关键的还是人。”谢林丰说,比如,高层民用建筑在使用过程中,必须保证所有建筑消防设施和防火设施一直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这就需要消防责任人切实发挥作用。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近年来高发,这主要也是因为不少人在高层民用建筑楼梯间等区域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接下来,我们会对全市各高层民用建筑的相关物业负责人、街道社区分管安全的负责人、业主等宣讲新规,整治违法违规现象。增强广大群众对新规内容的了解和知晓率,提高防火能力,消除藏在高层建筑中的隐患。”谢林丰表示。

“在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车或者为电动车充电都是违法行为。如果违反且拒不改正,一经发现将处以罚款。请您自己遵守并转告您的家人和朋友。”近日,在一小区内,记者看到,消防员正对在楼道口停放电动车的一位居民说道,并规劝其把电动车移到了公共停车棚。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