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平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在对历史的思考和感悟中,激荡着奋斗前行的智慧和力量。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为全党同志提出了具体要求。广大党员干部,都应该充分认识和正确把握党的历史,在学习党史中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国家卫生城市上饶,不仅是“日新月异进步”的热土,而且是红色基因的沃土,涌现了方志敏、黄道、黄开湘、邱金辉等一大批革命先烈,及汪东兴、邵式平、吴克华、陈仁洪等一大批开国元勋。党史是革命先烈先辈们为了实现中国梦的探索史、奋斗史、创业史和发展史。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就是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向当地的革命先辈、先烈学习,充分发挥党史以史为鉴、明理增信的作用,从革命先烈的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
坚定理想信念,砥砺不怕牺牲精神。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忘我牺牲的奉献史。从方志敏“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的坚定信仰,到邱金辉“杀吧,杀死我一个,杀不绝共产党人,革命一定会胜利!”的视死如归……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一百年来的奋斗征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回顾历史,人民为什么选择共产党,历史为什么选择共产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此。我们要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始终保持革命者的大无畏牺牲精神,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坚守人民立场,砥砺忘我奉献精神。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群众的观点是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同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出生于弋阳县漆工镇湖塘村一个贫困农民家庭的方志敏,从小就立下了“为劳苦工农大众谋利益”的志向和愿望。方志敏始终充满了对祖国母亲的无比热爱,始终保持着一心为民的赤子情怀。在创建发展赣东北和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中,他始终把爱国与爱人民统一起来,把人民的利益摆在心中最高位置,注重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要求“苏维埃政府时时刻刻都在想着如何去改善群众生活,使群众生活日渐向上”,强调“苏维埃政府,是工农群众自己的政府,非常亲近群众,倾听群众的意见,忠实地为群众谋利益”,并且在闽浙赣苏区建立了党的历史上第一个人民公园——列宁公园。1935年8月,方志敏在南昌英勇就义,时年36岁。他的一生虽然短暂,却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光辉一生。我们要不忘初心使命,牢记总书记“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的殷殷教诲,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己任,切实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接续奋斗,砥砺拼搏奋斗精神。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传家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必然会有艰巨繁重的任务,必然会有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特别需要我们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在赣东北革命根据地,方志敏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赣东北地区实际相结合,勇于创造、善于创造、艰苦奋斗,当年赣东北革命根据地表现了“惊人的创造力”和“顽强的奋斗力”,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巨大成就,被毛泽东称赞为“方志敏式”的革命根据地。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我们要学习方志敏身上坚韧不拔、奋发有为、创新创造的精神状态和担当实干、排除万难、争取胜利的崇高品格。我们必须传承和发扬好先辈先烈们的红色精神,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不怕牺牲、忘我奉献、敢于胜利,在“三大五提升”战略中贡献“党校力量”,在“奋力开创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打造现代化大美上饶新局面”的新征程中接续奋斗,建功立业。
(作者系上饶市委党校副教授)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