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学史力行践初心凝心聚力开新局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上饶日报

王洪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这为全国各地区、各部门以及党员干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指明了方向、揭示了目标、点出了方法。作为基层党员干部,更要深刻地理解和把握这些要求,立足自身岗位、结合工作实际,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不断使党史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从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努力提升个人的思想觉悟、认识水平和工作能力。

学党史、悟思想,就要旗帜鲜明讲政治,锤炼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

翻开厚重的百年党史,透过那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我们可以很清晰地梳理出中国共产党的一个致胜法宝——那就是旗帜鲜明讲政治,对党绝对忠诚。毛泽东同志不因为苟坝会议上多数人反对他的正确意见而任由红军进攻打鼓新场,而是深夜提着马灯去与周恩来进行解释,从而避免了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可能陷入灭顶之灾。这不仅仅是他高度责任感的体现,更是表明了他对党的无限忠诚。方志敏同志不因为赣东北苏区财政恐慌而对远在上海党中央提出的资金需求置之不理,而是勒紧裤腰带,先后给党中央送去黄金超过1000两,白银近20000元,甚至将自己亲手缔造的整建制红十军派往中央苏区,同样体现出极强的大局意识和忠诚于党的政治品格。立足于上饶这片浸透着红色基因的红土地,广大党员干部更要从毛泽东、方志敏等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精神品质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旗帜鲜明讲政治,不断锤炼自己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严格遵守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的组织原则,坚决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以及上级保持一致,忠实执行上级的决策。

学党史、办实事,就要始终如一讲奉献,永葆为民服务的初心宗旨。

陈毅元帅曾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一部百年党史,就是一部党群鱼水不分的历史,就是一部党服务人民、人民拥护党的生动故事。从党成立时起,就立下了为工农翻身得解放而不懈奋斗的行动纲领,此后,领导工农运动、建立农民协会、开展土地革命,无一不是为了推翻压在贫苦劳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而付出的努力。且不说“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的大公无私精神,也不说红军战士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南泥湾等大生产运动,仅仅看红军井和列宁公园等遗址、“半条被子”和“红军借粮条”等珍贵文物,就可以感受到我党干部与红军战士浓浓的为民初心。也正是凭着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让人民幸福的初心,我们党才能够得到最广大人民的衷心支持,才能够战胜貌似强大的各种反动势力。进入新世纪以来,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赓续了党的为民初心,支撑和推动各级党员干部扎根基层打赢脱贫攻坚战,不仅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创造了世界瞩目的中国减贫之路,顺利地在14亿人口的大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且全力朝着乡村振兴的目标继续前进,把“全面小康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的铮铮誓言化为踏实行动和真实业绩。作为新时代的基层干部,我们就更应该在前人的基础上,努力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紧盯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拿出实际行动、打通“最后一公里”,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学党史、开新局,就要奋发有为讲担当,激发开拓进取的实干行动。

第一次大革命的失败,党面临着何去何从的问题?是继续奉行俄国革命的城市中心论经验,还是走“右倾投降主义”路线,抑或是不顾一切地与国民党反动派决斗?这是当时每一个共产党人揪心的难题?而以毛泽东为首的大批优秀共产党员,则在危机中育先机、在变局中开新局,高举武装斗争的旗帜、走上农村包围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为党、为中国革命打开了新天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在邓小平等一批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带领下,冲破“两个凡是”的束缚,发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号召,实施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再一次为党、为全中国人民找到了新的方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四大考验”、“四大危险”所蕴含的重重危机,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拿出“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开始,借助党的自我革命来引领社会革命,擘画“四个全面”的战略蓝图,为党、为中国在新时代继续阔步前进创造了崭新的局面。上饶市委四届十二次全会发出号召,要以“三大五提升”的发展举措,奋力开创“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打造现代化大美上饶”新局面。这就需要我市全体党员干部,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开拓进取、担当实干、奋发有为,把市委市政府的每一项决策和部署落到实处,在建设大美上饶的进程中建功立业。

(作者系上饶市委党校副教授)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