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当过兵、教过书,办过画展、当过村官……在他的履历表上,写着上饶市“我是党员我带头”先进个人、上饶市“优秀党务工作者”、上饶市“最美家庭”、婺源县“乡村振兴”先进个人等一堆荣誉。他叫叶进泉,婺源县紫阳镇西坑村支部书记,今年刚到不惑之年。
“全家人都支持我,我就没有了后顾之忧。”叶进泉说,他父母随他弟弟在山东潍坊定居,他妻子在双溪书院搞后勤服务,他女儿在婺源朱子中学就读,他平时就一个“光杆司令”,他就把村委会当家,一心一意为村集体多做实事好事。近日,他的家庭又被上饶市评为“文明家庭”光荣称号。
“阿婶,看这里,眨眨眼睛……”8月22日,叶进泉正在认真地给97岁高龄的张成朦老人拍照。张成朦老人听说今年的居民养老认证开始了,可是她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而且腿脚也不方便,不能到村委会进行“人脸识别”,她心里很是焦急,担心养老金不能按时发放。叶进泉的到来,解了老人家的燃眉之急。
“我们年纪大了,行动不方便,村干部上门来认证,在家门口就能刷脸,不用再跑到村委会、镇政府,而且还能向村干部咨询社保业务,这样的举措非常好,我们很感谢他们!”满头白发的方爱女老人感动地说。
“这段时间,我们村“两委”干部全都进村入户,为行动不便的老人进行上门认证,走村串户虽然辛苦,但能真心地帮助他们,大家都觉得很开心!”叶进泉感慨地说道。
叶进泉出生于紫阳镇西坑村的一个普通家庭,底下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21年前,就读高中的他选择入伍当兵,这样既能满足自己的“军人梦”,又能减轻家庭负担,一举两得。在武警武汉市支队,叶进泉既认真“习武”又努力“习文”,他当过军械员、文书、通讯员,不仅练就过硬体魄,也收获满腹诗书。5年的军旅生涯中,叶进泉抗过洪、带过兵、获过奖、立过功,他从一名优秀士兵成长为一名优秀班长,塑造了“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的军人气质,得到了领导和战友的一致赞赏。2001年7月,叶进泉在部队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2003年,从部队退伍后,叶进泉通过选举担任西坑村支委,并受邀到婺源县人武部开展军训,荣获全县军械技能大赛一等奖。由于个人素质过硬,他还被婺源清华职业技术学校选中当教官。在学校工作中,叶进泉边教边学,追求卓越,函授了本科文凭,考取了教师资格证,拿到了体育裁判证等,他也从一名单纯的教官成长为教师、政教主任。2013年,他还被双溪书院看中,破格任用。叶进泉就是这样一位多才多艺的退伍军人,他不辞辛劳地奔波在村委会与学校“两点一线”间,既为孩子们送知识,又为乡亲们送服务。
2018年,通过财政拨付和村民自筹,西坑村投资150余万元,全面启动6个新农村点建设。走进叶进泉挂点的源溪自然村,“温故知新”文化讲堂、党员服务驿站、徽派文化墙,还有城墙篱笆、灯笼拱桥、水口村石……无不与村内苍翠欲滴的茶园、村外缓缓流淌的碧水浑然天成,无不渗透着浓浓的“文艺范”,飘散着淳淳的“乡愁味”。短短一年时间,这个县城“后花园”从无到有,人气越来越旺。眼下,叶进泉带领村“两委”干部加快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以交通大发展融入婺源全域旅游,让西坑村宜居宜业宜游。
叶进泉父亲是源溪自然村的老组长,曾经为了村里修桥,卖掉了家里的年猪,并从1400元卖猪款中毅然捐出1000元。叶进泉担任村支书后,不忘像他父亲一样舍小家顾大家。为了全心全意把西坑村建设好、发展好,他辞去双溪书院的教师工作,重新过上紧日子。村庄建设过程中,电线杆插不下地,他就插到自家地上;标语刷不上墙,他就刷到自家墙上;他私车公用一年跑了3万多公里;就连村里打造的“温故知新”文化讲堂,都是他将自家的榨油厂捐出来改造而成的。对于村里的公益事业,叶进泉凡事带头捐款,带头讲奉献。在他的带动下,他弟弟也为村庄建设献爱心,一捐就是1万元。
(万俊奇本报记者杨小军文/图)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