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鄱阳县,有这样一个家庭,一家三代都在社区或村委会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着,在平凡的生活中无私奉献着,却用一项项工作业绩诠释出了不平凡的意义,这就是黄海娇家庭,她的家庭也因此被评为上饶市“文明家庭”光荣称号。
黄海娇今年68岁,她从18岁开始担任当地的社区干部,至今已有50年。她先后在鄱阳镇第一街道、第三街道、城北社区担任党支部书记兼街长(主任),目前是鄱阳镇姚公渡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她的母亲李翠花也曾担任社区党支部书记兼主任长达38年,而有意思的是,目前黄海娇的女儿杨丽珍在饶州街道德化桥社区担任党支部书记。一家三代都是优秀的社区干部,这在当地被传为佳话。
黄海娇说话做事有一种特有的利落劲儿,走路飞快,语速也飞快。“我们一家三代都是做社区工作的,我妈、我和我女儿。”黄海娇有些骄傲地说。“我和我妈一样,直肠子、大嗓门,做起工作来只说事不对人。”尽管母亲已经去世了,但黄海娇提起母亲总有说不完的话,对她而言,母亲不仅是母亲,更是工作上的榜样。
据黄海娇介绍,从1950年到1988年,她的母亲李翠花一直在鄱阳镇激扬桥居委会担任党支部书记兼居委会主任,在任期间,各项工作在全镇36个居委会中名列前茅,几乎每年都受到上级表彰。她说:“我如今的一切都是受了母亲的影响,她在世时一心为群众服务的形象深深地烙在我的心里。”
担任社区干部后,黄海娇学着母亲的样子,做得有声有色。50年来,黄海娇无数次在深夜里奔赴居民家中,凌晨时分才回到办公室,为居民排忧解难、办实事达数万件。她说:“我要干就实实在在地为老百姓办事。否则,我还不如回家呢。”黄海娇坚持以情凝聚人心,从点滴做起,关心社区班子成员,操心群众冷暖。近年来,她提出“以自治管理家园、以整治改善环境、以服务凝聚民心、以文化陶冶情操”的工作思路,勇敢面对各种困难,全身心地投入到社区建设当中,努力打造品牌社区。
2012年,正当黄海娇准备退休时,鄱阳镇党委任命她到“瘫痪”多年的“麻烦村”姚公渡任党支部书记兼主任。黄海娇放下年龄包袱,用先进的发展与管理理念治村,很快理顺了群众情绪,争取到各方面资金数百万元用于新农村建设,使村容村貌发生巨大变化。这一干又是7年。无怨无悔的付出换来了乡村秩序良好、村民安居乐业的温馨局面,“麻烦村”变成人人交口称赞的模范村,姚公渡村如今被评为上饶市“六好秀美乡村”,省、市示范“妇女儿童之家”和党建示范点等,黄海娇本人也被评为江西省劳动模范、“龚全珍式好干部”。
2017年7月,鄱阳镇由于受大暴雨以及长江、鄱阳湖水位倒灌的影响,抗洪救灾形势十分严峻。作为村党支部书记,黄海娇焦急地思虑着该如何更好地为抗洪救灾的广大干群及武警官兵服务,如何践行党员模范先锋带头作用。在她的倡议下,鄱阳镇志愿者分会、鄱阳镇巾帼志愿者服务队积极行动起来,采购了降温西瓜、清凉饮料、方便面、八宝粥等生活物资,送到抗洪救灾第一线。
女儿杨丽珍进入这行也完全是受黄海娇的影响。22岁时,杨丽珍觉得做社区工作薪水待遇不好,还要走村串户,有点抵触这份工作。黄海娇劝她先工作一年试试,如果还是不愿意干就算了。谁知,杨丽珍一干就是25年。
杨丽珍回忆说:“以前我一点都不理解我外婆和我妈,怎么干得那么起劲?后来我自己也做了居委会的工作,就都理解了。你别说,这工作真的能干上瘾,反正我是要做到老。”说完这番话,母女俩相视一笑。
杨丽珍现任饶州街道德化桥社区党支部书记,她学习母亲的工作方法,不仅抓好党组织建设,而且注重发挥社区群团组织和志愿者作用,开展“红旗1+5”行动,热情为群众着想、为群众办事。由于工作出色,杨丽珍被评为“鄱阳好人”,她所在的团队也获得“江西省巾帼标兵岗”、“上饶市五四先进团支部”荣誉称号。(本报记者杨小军文/图)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