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炎夏防暑药热销吃药降暑有讲究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上饶日报

蒋学华文/图

炎炎夏日,屋外骄阳似火。连日来,记者在饶城各大药店走访时发现,随着气温走高,藿香正气水、仁丹、十滴水等防暑药品的销量有了大幅提升,降火、清热、祛湿的金银花、菊花等中药茶饮也颇受欢迎。但专家提醒,防暑降温药品也并不是随便就能服用的,药品使用有禁忌,特别是开车族,要避免使用含有乙醇(酒精)成分的防暑降温药物。

防暑降温药品销量上升

7月10日下午,在广信区建安南路一家名为康佰家的药店内,记者看到各种防暑药品,如贡菊、金银花、清凉油、藿香正气水、仁丹、十滴水等,都被陈列在显眼处,购买者众多。“这些日子骄阳似火,烤得慌,也闷热,一出门一身汗。”前来买了两盒藿香正气水的市民王在平告诉记者,他是一名油漆工,工作时,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容易中暑,时刻配备防暑降温药品,有备无患。该店的店长陈光鲜告诉记者,进入7月以来,天气变热,藿香正气水、清凉油、风油精、仁丹、十滴水等传统的防暑药品很受市民青睐,销量与往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0%。此外,除了藿香正气水这类解暑药品热销,像金银花、菊花、苦丁茶等防暑茶饮也很受欢迎,销量比前段时间有明显上升。除了市民个人购买,还有房产、社区、环卫、企业等单位团购,把防暑降温药品作为福利下发。而被称为夏季解暑‘神器’的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丸、风油精、仁丹等成为市民选购的必备品。”陈光鲜说。

随后,记者在信州区凤凰大道的爱心大药房看到,各种防暑、消暑的药品都被摆放在药店的入口显眼位置,以方便顾客挑选。“我是一名快递员,大热天里,送单更忙,大街小巷穿梭,楼上楼下送餐,每年盛夏的时候都会购买一些防暑消暑药品,以备不时之需。”正在买药的一位快递员挑选了藿香正气水、贡菊、清凉油等防暑药品。该店的导购员戴芳对记者说:“最近的持续高温,有的室外工作者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中暑症状,购买藿香正气水、十滴水、清凉油、仁丹的市民越来越多,而且随着气温逐渐升高,销量也会随之上升。虽然市面上防暑的药品五花八门,但还是传统的防暑降温药品更受欢迎。”

不少市民凭“经验”用药

对抗炎热,安然度夏,家庭适当储备一些防暑降温药品是必要的。但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市民后发现,大多数市民都知道防暑降温药品可以预防中暑,并且也能治疗轻微的中暑,但具体如何使用才有效,有什么禁忌,却并不知晓,多数是凭自己的“经验”随意使用。

7月11日,在广信区的万年青大药房,记者看到几个建筑工人将货架上仅剩的6瓶十滴水一下买走了。当记者告诉对方,十滴水主要用于中暑引起的头晕、恶心、呕吐、胃肠不适,服用后禁食辛辣、油腻食物。并询问对方,为何一下子买那么多的十滴水,对方回答只是觉得十滴水便宜实用,可以冲水喝,预防治疗中暑,至于一次服用多少?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服用?却并不知道。

今年60岁的市民王婆婆说,燥热的时候,感觉头晕恶心、肚子不舒服的时候,立即下意识地吃一包仁丹。如此用药已经好多年了,很少看药品说明书,也没咨询过医师,也没出现过啥副作用。曾因服用防暑降温药出现不良症状的装修师傅董国楼,对此记忆犹新。他告诉记者,去年夏天,他在贴地板砖的时候,出现了头晕、恶心的症状,有同事给他一瓶藿香正气水,他喝完后很快就出现了发烧、心跳加快、血压降低的症状,就诊时得知是因为对乙醇过敏,才会在服用完藿香正气水后出现这些症状。在采访中,广信区宝芝林药店的药剂师缪小妹告诉记者,有些室外作业人员为了预防中暑,往往一次性喝两三瓶藿香正气水。

吃药防暑有讲究

上饶市中医院主任医师、副院长汪炜提醒,防暑降温药品使用有禁忌,吃药降暑有讲究,过量服用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应对症状按剂量服用。

汪炜介绍,降暑药中有预防中暑和治疗中暑之分,像常备的十滴水就是中暑以后使用的,不能像风油精、藿香正气水、仁丹等一样作为预防中暑的药品来使用。在具体使用方法上,藿香正气水主要用于呕吐、腹泻、头痛头晕、浑身乏力等情况,仁丹主要用于由烈日暴晒引起的中暑,十滴水同样具有祛暑散寒、健胃之功效,适合已经中暑时用,可缓解中暑症状。几乎所有的防暑药对孕妇都是禁用的,比如最常见的风油精,天热时涂太阳穴,马上就会觉得凉快了。但是风油精中含有樟脑等成分,对胎儿不好,所以孕妇是不能用的。

此外,用药也有严格的禁忌,藿香正气水不能跟生冷的食物同时服用,如果正在发烧,也不要服用藿香正气水。另外,藿香正气水含有酒精,驾驶员一定要慎用。而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肾病等疾病的人服用防暑降温药品前要咨询医生。开车族和交通工具驾驶员在购买该类药品时应特别注意选择不含乙醇成分的。此外,服用含有乙醇成分的藿香正气水,在服药期间不得与头孢菌素类、甲硝唑、替硝唑等药联合使用,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汪炜建议,市民购买防暑药时应及时向药师咨询使用方法,在服用时也要仔细阅读药品中的说明书,注意服用量和适宜人群。但日常还是要以防暑为主,应尽量避免在白天高温时外出,要多喝水,适当多吃水果与蔬菜。饮食以清淡为主,多补充蛋白质、维生素等,保证睡眠质量,不要过度贪凉,室内外温度不要相差过大。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