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郑欢
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的彭良焱目前在饶城经营一家少儿体能运动中心,回想起创业起步阶段,彭良焱深深体会到了“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的无奈,资金缺口让他一筹莫展。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从朋友那里得知,人社部门有鼓励大学生创业的创业担保贷款政策。“今年7月,我顺利拿到了2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拿到这笔钱时,真是特别高兴。”借助创业担保贷款,彭良焱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
创业担保贷款是以自主创业人员或小微企业为借款人,由人社部门经办和以担保基金提供担保,由金融机构发放、财政部门贴息,用于支持个人创业或小微企业扩大就业的贷款业务。2009年开始,市人社局将高校毕业生纳入贷款对象。目前,我市像彭良焱一样拿到创业担保贷款的高校毕业生已有7635人,贷款总额6.26亿元。
“贷”动创业者圆梦
9月3日,在饶城友邦广场,记者见到了彭良焱。“我是德兴人,大学刚毕业时在上海工作,这几年上饶发展得越来越好了,我也挺想家的,所以,去年决定返乡创业。”回忆起创业起步阶段,彭良焱说:“当时我这个运动中心店租加装修总共需要60万元,但是我手上只有40多万元,缺口不少。我曾想过去找银行或一些金融机构贷款,但是手续麻烦且利息不低。所以你可以想象到我申请到那笔创业担保贷款时有多高兴。”彭良焱表示,创业担保贷款利率低,申请程序也简单,对像他一样的大学毕业生帮助特别大。如今彭良焱的运动中心已经营业了,生意也很红火。“我非常感谢政府助我一臂之力,也有信心把公司经营好。”彭良焱说。
与彭良焱一样,毕业于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王盼也享受到了这一政策红利。王盼告诉记者,他出生于1991年,大学毕业后不久创办了一家中医馆,去年准备扩大经营的时候,遇到了资金难题。“招用人才、店面租金、装修……这些都离不开一个‘钱’字。正当我一筹莫展的时候,我在人社部门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上看到了大学生创业担保贷款这一政策。”王盼说,最终经过申请,他拿到了20万元贷款。“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是用‘真金白银’切实支持大家创业的,破解了我创业路上的资金难题,相当给力!”采访中,王盼高兴地说,现在他的业务已扩展到中医外治等板块,医馆也搬到了沿街地段,办公面积扩大到200平方米,医师由2人增加到5人。
破解创业“拦路虎”
在上饶,像彭良焱和王盼这样志在创业的高校毕业生还有很多,但缺乏资金,是很多人创业路上的“拦路虎”。如何帮助他们解决创业资金难题?在市创业贷款担保中心负责人吴涛看来,创业担保贷款政策给高校毕业生创业提供了助力,增添了他们的创业信心,解决他们的实际资金困难。
那么,高校毕业生申请创业担保贷款有哪些具体要求呢?据吴涛介绍,高校毕业生创业担保贷款的扶持范围,具体包含年龄在18周岁以上、法定退休年龄以内、大专以上学历或持有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的高校毕业生以及大学生村官和留学回国学生等。享受贴息贷款最长不超过3年。其中,新发放的10万元及以下的个人创业担保贷款,以及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或信用社区(乡村)推荐的创业项目,获得设区的市级以上荣誉称号的创业人员、创业项目、创业企业,经营稳定守信的二次创业者等特定群体,免除反担保要求。吴涛说,对符合条件的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根据创业项目、个人信用状况和还贷能力等,提供最高额度30万元创业贷款,合伙创业或组织起来共同创业的,根据符合条件的合伙(组织)创业人数适当提高贷款额度,按合计最高额再提高不超10%确定,贷款金额最高不超过200万元。
采访中,吴涛表示,在走访调查时他们发现,仍有很多高校毕业生不知晓创业担保贷款政策,不知道自己是否符合条件,能不能申请。因此,为提高创业担保贷款覆盖面,他们进行了广泛的宣传以及组织开展创业政策咨询风险评估、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扶持等“一条龙”创业服务,向大学生深入解读创业担保贷款对象、条件、额度、期限以及需要提供的相关材料和办事流程等。
优化服务不停步
如今,越来越多的彭良焱和“王盼”们怀揣着梦想,在创业路途上轻装前行、梦想成真。据统计,今年以来,市人社局已为406名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资金扶持,发放贷款6737万元。
采访中,吴涛表示,接下来,为更好地推动落实高校毕业生稳定就业,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他们会不断发挥创业担保贷款职能作用,优化服务不停步,引导扶持高校毕业生通过创业实现就业。除此之外,他们还将不断加大对获得创业担保贷款高校毕业生项目跟踪回访,定期举办座谈交流,进行帮扶。而为了让办事人员少跑腿,他们还于近期推出了“个人创业一件事”服务,实现了“一个窗口一次办妥”。比如创业担保贷款授信这块,由原来的22各工作日缩减至4个工作日,大大提高了创业服务的效率。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