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观察
本报记者陈建见习记者钟芷涵文/图
月圆时,人团圆,念圆满。
伴随着扑鼻的桂香,中秋佳节悄然落幕,这个假期,上饶各地景区秀出别样的精彩。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山间,人们品民俗,赏美景,各地都红红火火,热闹非常。
在城市遇见古风新韵
八月十五中秋节,古风新韵总相宜。在槠溪老街,喜庆张扬的古风牌坊下、酷炫时尚的国潮霓虹灯墙前,身着汉服的姑娘们手提花灯,格外引人注目,像是从古卷上走出的“画中人”,让人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古风古韵的“花好月圆夜”。
一场具有特色的祭月仪式正在这里上演。月色盈盈,小镇里古乐声悠,广场上的演员们,从着装仪表到祭拜举止,都显得庄严而神圣。前来观赏拜月典礼的市民络绎不绝,人流如川,大家共同祈福祝愿,感受古风民俗,在一片欢乐氛围中,畅游槠溪老街。据悉,灵山工匠小镇在中秋国庆假期,策划了“中秋拜月大典”“欢乐侏罗纪”主题活动,向广大市民群众展现小镇全新魅力所在。
月夜越精彩。许多市民在晚饭后已经迫不及待地来到公园、广场观赏明月,不少小朋友一路上提着灯笼,唱着儿歌,欢声笑语。据了解,中秋假期,灵山景区、森林公园和市内各大公园都成为赏月胜地。在时光PARK公园和玉兔拍照打卡的游人,不计其数。在滨江东路,也有许多市民吃完晚饭后,沿着信江散步,有情侣侬侬低语,有家人同游说说笑笑。明月高挂空中,倒影映在信江水之中,与信江两岸的灯光璀璨,共同构成一幅繁华的夜色美景。
在山间邂逅“民俗大餐”
19日开始,灵山迎来不少市民前来登高祈福,许多市民身着汉服,十分抢眼。记者看到,在上山入口有许多准备登山的市民,登山路径上,处处是欢声笑语。“刚刚兑换了汉服免费入园券,很快乐。”家住铁小边上的小何和师院的同学们一行三人来到灵山登高游玩,一路摆造型、拍照,好不欢乐。何同学告诉记者,一直想尝试但没机会穿汉服,偶然间看到景区活动,就拉着朋友一块来了,“山上风景好,拍照更好看,也让我更加有自信了。”
风光秀丽的龟峰,与非遗文化携手带来中秋文化大餐,打造了系列“潮玩中秋,情暖龟峰”的系列活动。正值中秋佳节,为传承和弘扬“弋阳腔”戏曲文化,彰显其历史底蕴,活动现场邀请了弋阳腔戏曲爱好者进行传承展示,吸引前来游玩的群众掌声、吆喝不断。现场还举行了猜灯谜、赏花灯、吃月饼的活动,游客朋友们都积极热情地参与其中,在一来一往的互动中,了解中秋文化知识,分享甜蜜滋味。
在“民俗风”之外,一些景区也打造了应景的“中秋游园会”——葛仙村度假区的灵宝仙街一派热闹繁华景象。喜庆的灯笼街下,传来阵阵香气。在长街宴现场,各地游客正相聚于此,围桌而坐。肥美的大闸蟹,香气四溢的红烧肉,让团圆更有鲜味。今年中秋,除了新增长街宴,猜灯谜等传统活动外,还将古代传统习俗与现代科技融合,打造了一场令人震撼的孔明灯无人机秀表演。“音乐响起时,上百盏灯光腾空而起,时而变成玉兔、时而形似月饼,感觉非常奇妙。”来自万年县的吕女士说,这是她第一次看无人机表演,很是惊喜。
处异乡共赏一轮明月
人们对月亮总有各种幻想。有人说,故乡的月亮总是更圆一些。然而,这两年的疫情,当回家变得不这么容易,在一个节日一个节日地过去,才似乎慢慢咂摸到“月是故乡明”这样诗句中的情感。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远在广州工作的吴先生与朋友在梧桐山上度过了一个难忘的中秋,他告诉记者,当人在他乡,望着山脚下的海,看着这一轮圆月,才感受到这诗句的意境,他说,“总觉得家里的月饼更好吃一些。”
有人奔赴远方,也有人期待归途。从上海奔赴几百公里回到余干过中秋的黄先生,和家人过了一个平常的中秋,一顿团圆饭,满心都欢喜。从居家过节到拼假旅游,再到周边游成为热潮,人们的出游热情总是相似。同时,大家也更加注重文明和安全。
据悉,节日期间,全市文化旅游市场井然有序。各景区严格落实“限量、预约、错峰”等各项疫情防控措施,继续加强检实名、检绿码、检体温、检口罩的“四必检”服务方式,严把“防聚集、防拥堵、防扎堆”关口,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为游客提供了安全、放心的游览环境。有游客说,看到景区如此注重细节,也会更放心些!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