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德兴市司法局、卫健委、农业局等部门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全面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送法、送医、送科技下乡下村,做到件件有着落,受到群众的点赞。
司法局:“三项服务”解民忧
德兴市司法局以党史学习教育为着力点,紧紧围绕“三项服务”,充分发挥司法行政工作职能。
开启订单普法,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该局以“党建+”为引领,征求群众意见,打造“党建+法律讲堂”品牌。同时,转变普法观念,由“我讲你听”的单向灌输模式,向“你需我讲”的双模式普法方式转变,以品牌效应推进基层法治进程,提升普法宣传效果。
落实安置帮教,做社矫对象的“引路人”。该局为全面落实德兴市安全维稳工作要求,让社区矫正对象能够适应并顺利融入社会,积极探索社区矫正工作新模式,以安置帮教工作为切入点,挖掘地域特色,在各乡镇(街道)建立安置帮教基地,实现一所一基地的新局面。目前有16名社区矫正对象和刑释人员在基地工作,实现社区矫正对象基础生活有保障、矫正工作有成果的新成就。
化解职企矛盾,做好民营企业的“知心人”。随着民营企业迈向正规化、规范化的发展道路,职企矛盾逐渐偏多。为全面优化德兴市营商环境,化解企业发展的绊脚石,该局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设立“德兴市司法局涉企法律服务站”,安排5名专业律师开展职企矛盾化解、普法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工作。
卫健委:“送医下乡”暖人心
“老人家,您最近的降压药应该快服完了吧?今天我们又给您送来了,再帮您测下血压。”近日,在新岗山镇占才村,占才卫生院联合村医组成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来到王大娘家中,为她免费检查身体。
“感谢国家的好政策,也谢谢你们!平日里,无论刮风下雨,你们的服务从不间断,做得真好!”王大娘对家庭医生的服务由衷赞叹。家庭医生服务是以家庭医生团队为支撑,通过签约的方式,与居民建立起一种长期稳定的服务关系,服务内容包括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服务等。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德兴市卫健委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医疗卫生志愿服务活动,为辖区慢性病患者、困难家庭、高龄老人、低龄儿童、独居老人、残疾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群体,提供健康指导、康复保健、免费义诊、上门服务等医疗服务,满足辖区群众对健康知识、就医问诊的需求,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截至目前,德兴已组建家庭医生签约团队121个,直接加入团队的家庭医生362人,为106675名签约居民提供家庭医生服务,后续还将逐步扩大签约服务范围。
农业局:“科技下乡”保丰收
当前中稻正处在拔节孕穗期,二晚处于分蘖期。为了预防病虫害对庄稼的侵害,连日来,德兴市农业部门组成农技专家,冒着酷暑,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服务,全力打好水稻病虫害防治攻坚战。
8月20日,德兴市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站工作人员通过田间分析,从如何正确用药和精准施肥两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指导农户进行防治,最大限度降低病虫害损害程度,并对稻飞虱、卷叶螟、二化螟等主要虫害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提醒农户要进一步提高防范意识,及时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还要注意防范水稻纹枯病的发生。
“当前,田间管理主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要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打好保穗药,巧施穗肥,增施叶面肥防早衰;二是加强中后期的田间管理,采取水边进边出的灌溉方式,从而降低田间温度,有利于提高水稻结实率和千粒重。”在黄柏乡黄柏村,德兴市农技中心负责人邓金松现场为村民传经送宝。他表示,针对目前德兴市部分地区水稻叶瘟发生情况,该站将继续加强监测预报,及时发布病虫情报,力争粮食丰产丰收。
(周强胡坤明本报记者杨小军文/图)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