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洁本报记者陈绍鹏
党史学习教育,贵在知、重在行。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市广大党员干部怀着感情、带着责任,走到田间地头,来到乡村社区,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面对面倾听群众心声,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务求实效、走在前列,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充实、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旗帜鲜明讲政治,对标看齐抓落实
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来,各级党员干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用心用情用力解决企业的困难事、基层的烦心事、群众的揪心事,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多办实事,回应群众的期盼。
高位部署强推动。我市将党史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来抓,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要求,及时召开全市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围绕“六个聚焦”工作要求,统筹谋划、精心组织、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带头深入调研、带头为民办实事、带头谋划推动开新局,身体力行示范带动全市上下营造“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浓厚氛围。
精准对标深谋划。我市结合实际,出台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工作实施方案》,并及时抽调精干力量成立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市实践活动开展和工作落实。各地各单位定期报送实践活动开展的主要做法、工作成效、特色亮点、存在问题以及意见建议,建立健全实践活动信息报送机制,联动协调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开展。
压实责任抓落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基层一线,带头深入调研、带头为民办实事、带头谋划推动开新局,向全市释放“办实事、抓落实”的强烈信号和鲜明导向。各级党委(党组)和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自觉扛起主体责任、第一责任人责任,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单位各部门各尽其职,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为实践活动开展提供有力组织保障,确保全市上下“一盘棋”。
高位推动“办实事”,学史力行践初心
自“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市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和企业难点堵点问题,梳理出“我为群众办实事”41项民生项目清单,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围绕老旧小区改造、交通出行、物业管理、就学就医等群众反映集中的领域,做到科学安排、分步实施、整体提升,努力让群众长期得实惠。
以上率下,深入基层办实事。充分发挥市领导领题领衔督办,市直牵头单位主办、配合部门合办的作用,逐条逐项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针对不同层级、不同领域、不同对象特点,建立领导小组会、专题调度会、办公室工作例会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确保全市实践活动有效有序推进。
问需于民,广征民意摸实情。各级各部门坚持开门问策、深入基层调研,问民所需、解民所忧、纾民所困。将一批群众呼声高、涉及面广、办理时限长、项目资金大的重大民生实事纳入各级重点项目清单,着力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市发改委梳理出41项具体实事,将涉企惠企政策梳理汇编成册,入园入企送政策,新闻发布广宣传。市税务局积极推进“我为纳税人缴费人办实事暨便民办税春风行动”等4大类59项工作,提出97条具体措施。
“干部下访”,化解矛盾在基层。市政协依托“党建+好商量”平台,深入推进信访积案化解专项工作,充分倾听群众呼声,切实把“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重要要求落到实处。全市447个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员深入一线、主动靠前,广泛开展宣传活动,目前共开展现场宣传817次,发放资料80000余份,现场接收群众信访举报138件,帮助群众解决问题470余件,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用心用力解民忧,惠企惠民出实招
我市不断坚持问题导向,从最突出的问题入手、从最具体的事情抓起,(下转第二版)
牢记初心使命争取更大光荣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