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情倾听民声
热
线
18970369319
【要求】
小学生每天要睡够10小时
记者了解到,《通知》明确了3个重要时间——必要睡眠时间: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高中生应达到8小时。学校作息时间: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20,中学一般不早于8:00。有条件的应保障必要午休时间。就寝时间:小学生一般不晚于21:20,初中生一般不晚于22:00,高中生一般不晚于23:00。
针对外在因素影响学生睡眠问题,《通知》还提出了3个“中断机制”:作业“中断”,要求小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中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确保充足睡眠;校外培训时间“中断”,要求校外线下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30,线上直播类培训活动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1:00;游戏“中断”,要求各地教育部门按照管理权限,会同相关部门采取技术手段加强监管,确保每日22:00到次日8:00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务。也就是说,不管是作业、培训还是游戏,都要给睡眠“让步”了。
事实上,这并不是相关部门第一次对中小学生的睡眠时长提出要求。1998年,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小学生一日学习时间卫生标准》中就明确:小学一二年级睡眠时间不宜少于10小时,三到六年级不宜少于9小时。2012年,卫健委发布了《中小学生一日学习时间卫生要求》,里面关于睡眠时长要求和此次《通知》要求一致。2017年,教育部门在《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中同样明确“家校配合保证每天小学生10小时、初中生9小时睡眠时间”等要求。
【调查】
“早睡晚起”落实起来有点难
虽然《通知》规定很细致,但学生们真能睡够这些时数吗?近日,记者对我市多所小学、初中、高中的学生及其家长进行了走访调查,了解学生们的睡眠情况。
通过随机问询20名学生及家长,记者统计发现,大部分学生都难以达标,被调查的小学生睡眠时间平均约9个小时,初中生睡眠平均约7小时,高中生睡眠平均6小时。其中,4名一至四年级的小学生基本在21时30分前上床睡觉,次日6时50分至7时起床。2名五年级至六年级的小学生在22时30分前睡觉,次日6时30分起床。另一名五年级的小学生在23时左右睡觉。4名初一学生均在22时30分前睡觉,6时20分起床。3名初二至初三学生23时30分至24时睡觉,次日6时10分起床。2名初三学生次日1时睡觉,次日6时30分起床。4名高二至高三学生基本在零时至1时睡觉,次日6时15至20分起床。
“睡眠时间达到8小时?11点前睡觉?太难了。”采访中,读高二的毕同学表示,她每天睡眠时间在6个小时左右,“虽然老师有控制作业的量,但是很多作业需要查资料,这样就会占用很多时间。另外,晚上9点半晚自习回到家以后,我还要上网课,补习数学和英语,基本上每天凌晨一点多钟才洗漱睡觉。”
“谁不想让孩子多睡呢?这不是没办法嘛!”女儿读初二的唐昕告诉记者,她女儿每天的睡眠时间差不多在7、8个小时,偶尔会少点。“上了初中后,孩子在晚上10点前基本无法上床休息。除了要完成学校的作业,还有课外的作业。有时候她觉得很困就趴在桌子上写,看着很心疼,但别的同学这会儿肯定都在刷题,所以不能落后。”唐昕说,初中课业压力大,“想按《通知》规定的时间‘早睡晚起’,在我看来,落实起来没那么简单。”
“学校开设了课后托管班,我每天在班上就把作业写完了,晚饭后在家背背语文课文和英语单词,有时候上上网课或练习钢琴,差不多都在10点钟之前睡觉,第二天6点多钟起床。”读四年级的恒恒告诉记者,“我做作业速度还算比较快,我同学甚至磨蹭到11点上床。”
【建议】
量体裁衣保障睡眠
“睡眠不足给中小学生带来的不良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上饶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办公室主任柯强表示,孩子睡眠不好,在课堂上的表现很明显,比如容易打瞌睡、注意力不集中等。长期睡眠不足还会导致内分泌失调、心理异常,出现心慌、胃肠功能紊乱、情绪不稳、焦躁等症状,这都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只有保证孩子有充分的睡眠时间,才能让他们聚精会神地学习知识以及更好地成长发育。”柯强看来,导致中小学生睡眠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想要保障孩子的睡眠,应当“量体裁衣”,具体对待。首先要理清楚孩子睡眠的最大阻力是什么,如果是课业负担、过大的升学压力,那就需要家校联合、提高学习效率等入手;如果是孩子自身的不良生活习惯,那就需要加强引导和督促。如果是患有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应及时就医。
本报记者郑欢
教育部日前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小学、初中、高中学生的必要睡眠时间、学校作息时间和就寝时间提出了详细要求。那么,对照《通知》要求,你家孩子的睡眠时间够吗?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