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郑欢
秋季天干物燥且大风天气较多,是火灾事故高发期,稍有不慎容易引发火灾,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那么,秋季有哪些火灾隐患?市民又该如何防范?近日,记者采访了市消防救援支队新闻宣传科科长谢林丰,他表示,秋季气候干燥,易发火灾,切不可掉以轻心,尤其是家庭火灾需要特别注意。
电线老化易引发火灾
“进入秋季,由于居民家中用火、用电量的增加,火灾隐患也随之攀升,加之秋季天干物燥,很容易发生火灾。”采访中,谢林丰表示,近期,我市就发生了居民住房因为电线老化引发的火灾。
9月5日,信州区茅家岭一幢民房发生大火。经屋主介绍,中午在厨房做饭时,发现电线着火,同时引燃了周边,他与隔壁邻居自行扑救无果,只能报警求助。所幸,经过信州区消防救援大队救援人员半个多小时的奋战,大火被扑灭。
上个月,鄱阳县农贸市场附近,同样发生了电线着火事故,所幸消防救援人员及时赶到,将火扑灭。据当事人称:“当时打开门出来发现屋子里全是烟,什么都看不见,摸索着跑出来打了消防救援的电话,太吓人了。”
谢林丰提醒,电的使用贯穿家庭每日生活的始终,想要有效预防因电线老化等故障引发的火灾,居民平时要定期检查电线,如发现电线发黑、绝缘层破损等情况,应及时进行更换或维修,不要私拉乱接电线。同时,要及时更换老旧电器,不使用劣质、老化的插线板,以免超负荷用电或短路起火。如有家用电器或电器线路起火情况,首先要切断电源,再用灭火器或水灭火,不可带电直接泼水灭火,以防触电或电器爆炸伤人。用电设备长期不使用时,应切断开关。
液化气罐使用需规范
“此外,到了秋季很多居民爱炖汤滋补,但所需时间较长,如果人长时间不在灶台边,汤水沸溢后浇灭火焰,容易导致气体泄漏。如遇明火,很有可能就会发生爆炸事故。”谢林丰说,相比其他火灾形势,此类事故往往更加直接,造成的伤害也更大。
8月17日,信州区庆丰路一栋3层民房发生坍塌。此次坍塌事故疑似为液化气罐爆炸导致,事故造成2人受伤。
去年9月18日,余干县一民房内的液化气罐着火。消防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随即用湿棉被对液化气罐进行覆盖,然后将火扑灭,并将气罐转移至安全区域,同时对气罐进行降温。
谢林丰提醒,烹煮食物时,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随意离开厨房,人不在厨房时,必须将电、火、气等关闭,同时,厨房内最好配备家用灭火器。液化气罐的使用一定要规范,注意安全,每次换罐时,要注意检查气罐的橡胶密封圈,如果闻到一种特殊的臭气时,或发现封口胶套破损,可用肥皂水涂抹连接处,如有气泡出现,说明漏气,切勿使用明火。此外,离家或入睡前,必须关闭燃气开关、消除遗留火种。
随意乱扔烟头酿火灾
日前,信州区五三大道一居民家阳台发生火灾,户主一开始并不知道究竟为何起火,在现场看到烟头才知道可能是楼上居民向下丢烟头进而引发的火灾,所幸小区保安等扑火及时,此次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
“秋季多风且干燥,随意丢弃的烟头很容易引起火灾,烟头表面温度一般是200℃至300℃,中心温度最高可达800℃,而一般的可燃物体,燃点都在100℃左右。吸剩的烟头,通常还能持续燃烧1至4分钟,很容易引起棉絮、木屑、纸张等起火。”谢林丰提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64条第2项的规定,过失引起火灾,尚不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责任人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警告或者500元以下罚款。对在禁止吸烟场所吸烟,导致火灾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根据《刑法》第115条第2款的规定,对直接责任人应追究失火罪,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因此,无论是在公共场合,还是在家里,都切勿乱扔烟头,特别是没有掐灭火星的烟头,“田间地头的草地、草垛或农村统一堆放的柴草垛、森林内更要杜绝火源,防止火烧连营。一旦造成严重后果,触犯刑律,将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遇到火灾该如何逃生
万一发生火灾,市民又该怎么做呢?首先要做的,自然就是迅速逃离,不贪恋财物,没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但是怎样才能又快又安全地撤离呢?这也是有讲究的。
“火灾中最致命的不是火焰本身,而是高热度和浓烟。”谢林丰介绍,燃烧后的浓烟一般是往上走。在逃离火场时,身体应尽量接近地面,匍匐或弯腰前行。在确定逃离路线后,可用湿的棉被或大衣包裹身体后,迅速离开火场,切勿用塑料或纤维物来保护身体,以免适得其反。火情严重,浓烟太大无法逃生时,可暂时选择通风处避难,然后用湿毛巾塞进门缝阻挡烟雾进入,在地上浇上冷水进行降温,等待救援。最重要的是,遇事要冷静理智,使用一切可以的方法延长救援时间、保证自己的安全。家中随时准备相应的应急逃生物品,如应急安全消防专业设备、家庭应急安全箱等。
采访中,谢林丰说,对于顽皮的“熊孩子”,家长也要教育他们不要玩火,把火柴、打火机等放在儿童找不到的地方,尽量不要将孩子独自留在家中或反锁在室内。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