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叶筱颖:为血液病患者撑起生命保护伞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上饶日报

叶筱颖今年36岁,于2006年在上饶市人民医院参加工作至今,是上饶市人民医院血液内科行政副主任、内科基地教学主任、技能中心负责人,九三学社上饶市人民医院支社副主任委员。从业15年来,她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工作兢兢业业,多次被医院评为先进个人,也获得省市多项荣誉:2018年上饶市人民医院首届医师节获“优秀青年医师奖”;2018年上饶市庆祝首个中国医师节活动,荣获“上医春苗”荣誉称号;2018年度获“人民至高无上,患者是我亲友”演讲比赛一等奖;2018、2019年度上饶市人民医院优秀带教老师;2019年获上饶市人民医院首届疑难病例讨论大赛二等奖;2020年江西省优秀带教老师,以第一申请人申请并主持参与江西省卫生厅课题3项,申请并主持参与上饶市计划内课题3项,其中获上饶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

提起叶筱颖,不论是患者还是同科医生都会竖起大拇指。她经常加班加点,随叫随到,她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经常为了救治病人而废寝忘食。她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始终以高度的责任心、敬业精神和良好的医德医风为广大病患服务。

今年年初,呼吸科有一位发热的老太太,恶病质,全血细胞减少,请血液内科会诊。叶筱颖来到呼吸内科后,发现这位老人家不光发热盗汗,而且还伴有淋巴结肿大,经过一系列的检查,考虑淋巴瘤,立即转入血液内科治疗。后经淋巴结活检确诊为EBV阳性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在等待病理报告的同时,已接近大年三十了,患者病情再次恶化,凝血功能障碍、肝酶升高、铁蛋白异常升高等等,临床上初步考虑为淋巴瘤合并嗜血细胞综合症,患者随时有生命危险。“当时患者家属怕老太太吃不消化疗的副作用,又担心担不化疗疾病会恶化,那会儿又正值过年期间,又考虑医生不上班,种种顾虑让家属进退两难。”叶筱颖看着患者求助的眼神和家属犹豫不决的态度,她想必须给他们信心:“淋巴瘤合并嗜血不进一步治疗的话,死亡率极高。虽然马上过年了,但是我愿意给患者继续治疗,同时保证过年期间随叫随到,我们共同努力,共同抗争病魔。”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最终患者康复出院。出院那天,患者家属拉着叶筱颖的手,感激地说道:“叶医生,真的非常感谢您对我母亲的救治,是您给了我母亲生的希望,帮助了我们一家人。”

看着患者与家属脸上洋溢着的笑容,叶筱颖觉得此前所有的付出换来的这一刻,是如此美好,她不禁想起自己当初毅然决然选择血液科的原因。“读大学时看的一部电视,女主角因患有白血病,最终与爱人阴阳相隔。当时我就对白血病深恶痛绝,它对生命的摧残是如此惨烈,所以我带着打败它的信念,选择了血液科。”叶筱颖告诉记者,每诊治一位患者,我都把他们看作自己的亲人,换位思考,使每一位患者用最低的医疗费用,接受最好的治疗方案。这些年,叶筱颖一直刻苦钻研血液科医学理论,血液科治疗的新技术、新进展,不断地用知识武装自己,用技能提高自己,努力探索血液科疾病治疗的前沿领域,希望能治愈每一位血液系统疾病患者。

2015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工作在全国全面启动,叶筱颖便成为了血液内科的教学专干。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导致全院的住培工作一度停滞不前,叶筱颖心急如焚,担心会影响学员学习进度,她当机立断,使用当下热门的网络平台,率先组织学员们开展线上教学活动,同学们在网上平台畅所欲言,进行病例小讨论、教学小讲课,让大家在疫情最艰难的时刻,虽然隔离着病毒,也能正常地进行学习。这一年,因叶筱颖的突出表现,医院将她任命为内科专业基地的教学主任。叶筱颖曾带过的内科住培学员李祖浩说:“叶老师告诉我们,作为一名医生,不能只会治病,更要关怀病人;不能只着眼疾病,更要考虑病人除疾病以外的其他问题,不仅要‘治病’,更要‘救人’。她就是我心中的好老师,带领我们坚定地走在漫漫的医学道路上,指引我们前行的方向,给予我们前行的动力。”2021年,在叶筱颖尽心尽力的付出中,使得2021年内科住培基地的结业考试通过率达到百分之百。

叶筱颖不光是一名医生、一名老师,她还是2个孩子的母亲,可陪伴却成为她与孩子之间最珍贵的“奢侈品”。多少个夜晚,孩子已然熟睡时,她却依然奋斗在医院的岗位上;多少次孩子打来电话,诉说着对妈妈的想念,她却因为忙碌的工作而挂断电话。叶筱颖对孩子有些愧疚,但她却不悔,因为让患者重获健康是她多年来的追求,救死扶伤更是她一直坚守的信念。(黄珠慧子)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